柏拉图:理想和现实


旧文新帖(22

2006-6-1

柏拉图:理想和现实

读罢《理想国》,说了一通形而上学的废话之后,仍有如鲠在喉的感觉。柏拉图究竟要说什么,他已经说了什么,他想说又没有明说但实际上已经告诉了我们的是什么。

我知道阅读柏拉图有显白或者隐含的方法;我知道语言表述能力的有限性,我知道当我说出任何东西的时候只意味着我和我意欲表述的事实的距离在拉开,我知道我无法表述柏拉图意欲表达的东西;……但是,读罢《理想国》,我知道柏拉图在催促我说点什么。——尽管我知道我不知道说什么。

读过柏拉图的著作,《苏格拉底对话集》、《理想国》、《法律篇》,你会发现,柏拉图一直在坚持自己的信念,正义、至善、德性、智慧……苏格拉底完美的人格是这一切的集中体现。可是,你会怀疑,柏拉图相信这一切在现实中的真实性吗?

柏拉图生活在雅典城邦的没落时期。政治倾扎、家族械斗、钩心斗角、尔虞我诈……这是柏拉图周围发生的一切。柏拉图目睹自己的导师死于一杯可恶的毒药,也曾为自己的政治理想遭受在奴隶市场被贩卖的经历……

柏拉图并没有远离现实。西西里的三次政治历险表明他对现实政治的关怀。《理想国》中,色拉叙马霍斯对正义的反讽,格劳孔对现实政治的怀疑,“正义是强者的利益”,“人们是因为没有能力才不行恶”,“正义通常是出自不得已”“不正义比正义更容易得到好的回报”……柏拉图给予他们太长的篇幅以阐述对正义的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批判和怀疑。在格劳孔讲述“吕底亚戒指”的故事后,你会相信,苏格拉底已经黔驴技穷了。可是,苏格拉底一直在顽强的抗辩,自然的,在柏拉图的帮助下,苏格拉底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正义胜利了!——可是,柏拉图相信这一切吗?至少,阅读了色拉叙马霍斯和格劳孔批判和怀疑正义存在的阐述,那种酣畅淋漓,那种切中时弊,你会相信柏拉图真正相信的是什么。

一个政治昌明的国度:按照天赋分工形成社会格局,哲学家成为国王或者国王成为哲学家;财产公有,私人情感通过家庭的取缔而泯灭;没有了“你”和“我”,一个整体的、统一的、和谐的世界;……

显然,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冷漠的世界。等级森严——人们没有出生就注定了其身份、地位甚至职业;人性缺失——婚姻的配给制以致父母不知道子女而子女也不认识父母,甚至为了人种的改良将“劣质婴儿”秘密处理;自由丧失——人们的一切活动,从出生到死亡均在国家的监督和管制之下。……

最后,我明白,和现实的龌龊相比,至少,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整洁的。

最后,我明白,理想,其实不需要现实性。

在柏拉图看来,没有理想的生活是不值得的(这可能是他选择终身未婚的原因)。

所以,构建一个理想的国度,只是因为需要理想。

PS:一遍遍读《理想国》,读《申辩》,体会着怀疑和批判,理想和现实,希望和绝望。只为了信念和支持,只为了站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身边,感受到思想的力量,感受到存在的价值。

最新评论共有评论 5 条

访客 发表于 2006-06-08 00:00 删除1楼

理想国的原形是斯巴达克,而斯巴达克是一个在特殊艰难的环境下的一种极端残忍和变态的社会秩序.而柏拉图却以这种极端变态和残忍的特殊的社会秩序为人类的终极的理想秩序.这反映出柏拉图的浅薄.只所以说其浅薄是和同期的中国思想家相比较而言.

回复支持(0)反对(0)

蔡厉 发表于 2006-06-08 00:00 删除2楼

而同期的中国思想家却为人类为世界探索出了一个和谐永恒的理想的终极秩序.

回复支持(0)反对(0)

籍磊 发表于 2006-06-09 00:00 删除3楼

至少柏拉图赋予“理想”这个词以最早的社会含义,哲学王所实现善治直到今天仍然是一种政治理想。并且,这是整个西方思想的源泉,等级制度也确实是人类伴随产权而生的最古老的制度之一。

回复支持(0)反对(0)

韩久旭 发表于 2006-06-11 00:00 删除4楼

人类就是因为思想才不断进化,在困境中思考是理想的雏形,现实的穷途末路直接反映到大脑中产生对抗思维,刺激出对立现实的理想状态;

回复支持(0)反对(0)

朱子云 发表于 2006-08-07 00:00 删除5楼

理想和现实当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