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个都会的中心地区如同我们今天这样一个地方,谈文化创新与服务创业,看起来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实际上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这里面,我们要分清四组关系,你就明白我这么说的原因了:首先是官文化与民文化的问题——刚才我们看了全民话剧,还有动漫投资的朋友的讲话,大家会觉得有点意思,因为他们很民间,你是个老百姓,你去外面转一圈,看看世界,回来就能讲一堆故事,你的文化就在创新;但是你去看我们的领导,多少年来念稿说话,可有一点改变?这个东西你喜欢么,你也不喜欢,但你说么,你不说,因为他是领导,所以领导不创新老话套话,还讲得下去,所以官文化不只不能创新,而且还制约甚至遏制创新。问题是我们现在的官文化太甚,它甚至决定或者分配着文化创新的核心资源,那样,民间的文化就能难了。所以,一个地方,官方的文化道场越强越过,文化创新就越没戏。
其次是舶来与内生的文化问题——刚才我听一位领导讲,我们那么多的文化集中区,不是法国的左岸,就是美国的切尔西。我不反对文化学习,也不反对文化借鉴,我不反对在学习之后把儿子的名字由王二狗改成王一成,但我反对你学习完了那儿子名字改成龟田二狗。文化的学习是有主体性的,我们学了那么多,需要知道我们是一些因为有需要而去进行学习的人,不是别个文化的文化傀儡。今天即使很多国际品牌也开始知道要琢磨中国的内在兴起的新需求,因此而有了爱马仕投资的上下品牌,才有了杰尼亚设计师对于中国消费者青春化需要的琢磨,也才有了更多基于对于中国文化理解而发展起来的原创设计师。我们要对于正在发展的这一类现象给予适当的关注,才分别明白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发展中的主客体问题。
再次是大文化与小文化的问题——今天我听大家的理解,似乎把文化创新主要放在戏剧、影视、娱乐等方面,没错这是文化,但是苹果的电脑是文化创新么?德国大众辉腾的透明玻璃汽车工厂是文化创新不?我们隆盛重工自主设计的新船体是文化创新不?把抽象艺术用在别墅造型上是文化创新不?我们要用宽广的思路去看待文化创新,这样才会有多重文化创新的事物在一起互相刺激、互相交流,才会有大的文化格局。
更次是基于文化创意生意中的成功者与创业者的问题——在我们这样一个都会中心,我们说了半天文化很容易最后就把资源与空间又给了一些已经鼎然有成的大公司、大品牌、大投资商、大人物了,因为他们出得起好的价钱,这个我也能理解,但是文化进步与基于文化进步的创意服务进步可能在一开始都是一些耐人寻味的小公司、小品牌、小人物,他们带来的概念与创造可能更前卫、更极致、更超越,但是他们付不起像样的租金,也不能与那些大个子去竞争规模资源,这个时候政府的作用才凸显出来一些,就是要多为后者整合推动发展基金、文化服务体验街区、文化创业孵化园区等。都会中心区是大资本的集聚区,但那是生意经;而中心区也要成为突出的小文化创意的集中区,那才是文化推动。
都会中心区的领导真要去在文化创新的基础上推动服务产业,一定要有前瞻性,文化真正的突破不是一夕而成的,不是可以挣快钱的生意;一定要有大格局,文化不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自留地里种创意,而是要观照更大范围内的创意人才与创意资源,发挥中心区的吸引力而创造这样的凝聚效应,纽约对于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创意人才的吸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定要为带有民间性、多元性、初生性、直接面向民众的文化创意服务提供空间与支持资源,这里才可能孕育出新的超越我们已经看得到的“大师”与名品的新创意突破。
文化创意服务的突破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