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传统节日


  近百年来,我们在急切地步入现代社会过程中,对民族文化传统较为忽视,传统节日地位沦落,端午节在主流社会生活中也随之长期沉寂。随着中国政府加入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节日遗产的复兴与保护的呼声愈来愈高。2006年包括端午在内的重要传统节日进入国家非遗名录,2008年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正式成为国家法定假日,皆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大举措。2009年的端午节申遗成功,更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端午节的复兴首先是节俗传统的复兴,一些被忽视的端午习俗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当然也有新的变化,比如,划龙舟更多的是一种水上的体育竞技,人们不仅重视端午节的家人团聚欢宴,还在端午节发展出赛诗会、游园会等公共活动。

  端午节临近文化遗产日,因此成为各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热点,其积极效果是让民众认识到传统节日的遗产价值,这在传统节日复兴重建过程中十分必要。与此同时,我们要充分注意到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主体在民众,广大百姓是节日文化遗产创造者、享有者与传承者,老百姓不能成为政府或商家主导的节日文化活动的看客与被动消费者。我们在宣传推动传统节日复兴过程中,不是将端午节变成文化旅游节,而是要唤起民众对端午节日的重视,让人们充分体验到端午节俗传统中所蕴含的激扬生命的意识与顾念家国的历史情怀,让人们在传统节日这一特定时间点上得到历史熏陶、社会教育与文化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