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息虽无奈 楼市调控不能松


  央行降息虽无奈  楼市调控不能松

  综合媒体报道,中国央行再度降息,
中国人民银行7月5日晚间宣布,自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央行同时宣布,自同日起,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作调整,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

  这次降息距上次降息仅为一个月时间。此前央行曾于今年6月8日起,在时隔3年半后首次下调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此次降息同时也是央行近年来首次非对称降息,此次利率调整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

  这是央行今年第二次降息,近四年来首次“不对称”出招。距上一次6月8日降息还不足一个月。今年以来,中国央行除降息外,还连续两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并采取了四轮逆回购手段,多措并举缓解银行体系资金紧张的局面。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央行频繁出手为市场注资,意在缓解流动性紧张的局面,从而引导银行加大对特定领域的信贷支持。此举可通过降低贷款利率,缓解中国当前融资成本过高的局面,真正将资金“引水入渠”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综合相关信息,央行降息将对实体经济、房地产产生重大影响。

  一、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央行降息央行降息力挽经济下滑。

  6月PMI分项数据显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
数据显示,6月份PMI为50.2%,比5月份继续回落0.2个百分点。从分项指标来看,仅产成品库存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有所上升,其余8项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值得注意的是,新订单与生产指数双双回落。其中,生产指数为52%,比5月份下降0.9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49.2%,比5月下降0.6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处在50%以内,且落后生产指数2.8个百分点,表明供需差距仍然较为明显。与此对应,产成品库存指数达到52.3%,连续两个月位于50%以上,为去年12月份以来的最高点,显示需求依旧疲软,产能过剩矛盾依然突出。

  虽然6月份PMI回落幅度小于预期,但下降趋势依然没有改变,显示出当前经济并没有出现企稳和反弹的迹象。鉴于当前的经济尚未企稳,通胀又明显回落,显示宏观政策进一步放松确有空间和必要性。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4%,比前4个月降幅继续扩大了0.8个百分点,显示工业仍将维持疲软态势;受鼓励节能消费政策和房地产销售量回升影响,相关消费将可能有所提升;投资短期内仍将维持下滑趋势,预计三季度投资才可能有所反弹。

  又据《21世纪经济报道 》宏观经济形势的低迷,进口煤冲击、水电出力的增加及电企库存的高企,仍旧是煤炭成交不旺的原因。煤价连跌九周,惨烈已超越2008年!7月4日,海运煤炭网指数中心发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本期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为676元/吨,较前一期再次大幅下降26元/吨,较之年初的800元/吨已有124元/吨的降幅。

  自5月份中国官方多次提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来,推动节能消费补贴、加快投资项目审批、落实保障房专项资金、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垄断领域、允许中小企业发债融资等宏观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的步伐有明显加快之势。目前“稳增长”似乎更加依赖于“稳投资”。业内预测,今年剩余时间内还将存在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及两次降息机会。另外,伴随着贷款增加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松绑,预计今年三季度投资将会有所提升。

  此次降息有利于降低全社会资金成本,但幅度稍小,说明监管层对放松调控仍相对谨慎。此次不对称降息贷款下调幅度大于存款幅度,是为了刺激企业有效贷款需求,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复苏和降低企业成本,缓解经济下行的忧虑,同时也是稳增长政策的需要。

  二、央行降息将对调控中的房地产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降息是指银行利用利率调整,来改变现金流动。当银行降息时,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所以降息会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结果是资金流动性增加。一般来说,降息会给股票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因此有利于股价上涨。降息会推动企业贷款扩大再生产,鼓励消费者贷款购买大件商品,使经济逐渐变热。

  在当前楼市快速明显回暖的背景下,此次降息对楼市的影响将更加明显。目前房地产调控政策中影响力最大的是信贷政策,信贷额度及利率水平可以说是人们判断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降息将改变购房者对房价走势的市场心理预期。

  《人民日报》7月4日发文表示“楼市回暖已成事实”,但再次重申“调控不能放松”。其中,特别强调“楼市的全面回暖,或许已是不争的事实。部分地方政府不断试探调控政策底线、对限购政策落实不力。有关部门应拿出更多的办法,严格落实调控政策。”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已经有约40个月城市对楼市政策进行了微调,除个别城市政策触及限购“红线”被叫停外,大部分政策调整都被放行,内容涉及放宽公积金贷款政策、调整普通住宅标准、购房补贴等,市场各方包括购房者逐渐在相互“博弈”中形成了“政策或将松动”的预判。

  此次央行降息对楼市影响如何?新浪网所作调查显示66.7%  认为“利好楼市房价会上涨”,房地产调控主要来自限购政策、货币政策影响,经过两年调控,开发商资金链紧张,降息就是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也就是使用利率手段。当然央行还可以通过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或者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等手段来实施货币政策,

  房地产调控已持续两年多,楼市的“价格底”和调控的“政策底”已经双双出现,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影响下,市场预期的改变会令房价出现趋势性反转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近期,国务院、住建部、银监会等纷纷表态,一面澄清市场关于调控要放松的传言,一面重申要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既要继续严格落实差别化的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等措施,更要针对市场变化的特点,动用相关政策储备,在支持首次购房和合理改善需求的同时,加大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的力度。尤其是对松动调控政策、房价出现较大反弹、社会舆论反映强烈的地区,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约谈甚至问责。

  经济稳增长的压力、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降息带来的流动性、地方政府不断试探调控政策底线的举动、部分地方对限购政策落实不力,都对市场预期产生不利于调控的影响。央行降息可以让房地产开发商、地方政府、住房投机炒作者意识到中央政府对住房市场宏观调整政策将会如2008年下半年那样出现逆转,当前的房地产宏观调控难以为继,楼市调控随着降息的驱动力让楼市反弹难以控制,楼市调控有前功尽弃的危险!

  赞同相关评论: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是调控的既定目标,这不仅是少数人和少数地方的利益问题,更是事关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事关增强人民对政府的信任、事关筑牢执政基础的重大问题。房地产调控,任务仍未完成,不能放松,更不能反复。

  央行非对称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从一个方面折射出中国经济运行非常严峻,“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排队抢购房子折射出刚需群体对楼市调控政策持续性感到焦虑,本届政府楼市调控政策、货币政策如果再度宽松,政策为高房价推波助澜,将严重伤害政府的公信力,经济结构调整尚未完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经济社会稳定以“房价涨”为成本属无奈之举。央行降息虽无奈 ,楼市调控不能松 ,要严防大规模银行信贷资金、社会总体资金金融房地产,掠夺住房资源,抬升房价,造成民心丧失,给社会稳定带来长久的潜在风险。

  蔡律  2012年7月5日

  参考文献:

  楼市调控事关筑牢执政基础

  楼市调控不能放松 更不能反复

  您认为这次大幅降息的时机如何?

  经济下行压力突显政策放松必要性

  央行降息力挽经济下滑 释放信号鼓舞国际市场

  房地产“严冬”已过? 官方喊话:调控决心未改

  楼市回暖但未快速上涨 专家称降房价非调控重点

  业界肯定楼市调控成效 称全国房价涨幅下降18%

  央行今年第二次降息 近四年来首次“不对称”出招

  开发商博鳌论房价:不再幻想调控放松 做长期过冬准备

  煤价连跌九周:惨烈已超越2008年 煤企裁员降薪倒计时

  
三问央行年中二度降息

  愈调愈涨,又一次楼市乌龙

  央行一月两降息 对楼市股市啥影响

  中国央行时隔一月再度降息凸显稳增长强烈政策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