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空饷” 就是一种腐败行为必须重拳整治
李华新
自8月20日起,自治区纪委、党委组织部、党委编办、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5部门将对此联合开展“吃空饷”专项检查,这些问题在今年10月底就会有答案,并得到彻底纠正。
“吃空饷”是指公职人员不上班,却照样领工资、享受待遇。那么,全疆有多少公职人员在“吃空饷”?又是谁在“吃空饷”?每年吃掉多少纳税人的钱?自8月20日起,自治区纪委、党委组织部、党委编办、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5部门将对此联合开展“吃空饷”专项检查,这些问题在今年10月底就会有答案,并得到彻底纠正。 (2012年08月17日 02:15 亚心网)
多年来,全疆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机构编制、组织人事管理和财政供给人员工资统发规定,为确保全区行政管理体制的正常有效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一些部门和单位存在不在岗领取或套取工资等“吃空饷”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造成财政供养资金入不敷出。
其实不仅是在新疆在全国不少的地方吃空饷已经成为一个经常见到的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而在一些人看来这些钱也不是由那个单位出,因此慷国家之慨,似乎就是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情了。
自治区编办监督检查处相关负责人认为,“吃空饷”的背后,明显存在着利益黑幕,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地区在人事、财务等管理方面存在严重漏洞。因此,自治区要下决心彻底清查整治“吃空饷”问题。
自治区党校教授朿迪生认为,“吃空饷”现象必须好好整治。如果不能刹住“吃空饷”现象,不仅会影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形象,更影响政府的公信力,任其泛滥,将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因此说,这中所谓的吃空饷的行为如果继续存在,那么,这实际上就是在用这种方式来蚕食我们国家有群众创造的价值,如果是放在这一高度来认识,那么,这种吃空饷的行为就是一种间接的犯罪行为了。
新疆此次检查范围是自治区各级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法院、检察院和民主党派。检查活动自2012年8月20日开始至10月20日结束,历时两个月,分自查自纠和督查促改两个阶段进行。
据公开报道,目前已完成“吃空饷”清理工作的四川、海南、重庆、湖南、河南、宁夏、内蒙古7个省、区、市,共清理出“吃空饷”者7万多人。
有“吃空饷”者,就有“发空饷”者,要严厉查处“吃空饷”中存在的腐败问题,不仅要让“吃空饷”的人和单位受到惩罚,更要让那些为个人和单位“吃空饷”提供便利的领导干部受到严厉惩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这不仅是需要从法律的角度来认识所谓的发空饷和吃空饷,更是要看到这既然是一种需要追究的责任,那就不仅只是一种改造的失误,而是一种犯罪行为,自然是不会容忍的!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