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知识产权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与质量已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许多企业因为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或被别人侵犯或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使企业遭受了损失,或法律制裁。知识产权侵权的许多的案例给中小企业敲响沉重的警钟: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既保护自有知识产权,也不能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具体说来,创勤律师认为,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应注意以下知识产权风险:
一、企业未经过法定程序获取知识产权带来的风险。按照我国法律规定,著作权采用的是自动保护原则,即以作品的产生为条件而自动取得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权需要通过特定的行政程序即申请、审批、注册才能取得。若企业未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知识产权纠纷。
二、对于知识产权,企业缺乏有效的、可行的内部保护机制。
三、雇员的不当行为导致企业知识产权被侵犯。
四、知识产权被抢占。商标方面,使用者不及时申请注册,容易被他人恶意抢注。而对于专利,由于我国实行先申请原则,如果被竞争对手抢先申请了专利,技术发明人将陷入困境。
知识产权的风险潜藏在公司发展的各个细节中,保护和风险规避关键在于预防,只有重视预防,并积极保护,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才能有力地促进企业知识产权的发展和升级。具体说来,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对:
一、决策层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制定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将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二、人才培养和储备,做好人才队伍建设,重视知识产权人才的引进,创造良好的环境,用好的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防止人才流失并泄露知识产权核心内容。
三、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构。(一)积极与研发人员、技术人员沟通,挖掘创新发明并及时申请保护,专利、商标、技术秘密等工业产权的取得与维持,以协议形式明确创造成果的归属;(二)收集知识产权情报,建立知识产权档案;(三)对涉密文件的管理;(四)处理侵权案件;(五)负责知识产权的实施与收益管理,组织谈判及签定关于知识产权的合同;(六)起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政策及具体实施措施,并提出建议。
四、当纠纷不可避免时,企业可以针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采取各种有效法律救济途径和手段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目前,我国相继制定颁布了包括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刑法等一系列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企业维权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法律保障。
综上所述,知识产权在企业的发展中日益重要,知识产权纠纷也日益增多,并且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企业一定要提高风险意识,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确定相关管理机构进行预防,保护企业自有知识产权,同时避免侵犯他人权利,从而为企业创造优越的发展环境,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