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华学的主体地位,是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根本基础,是建立中国式民主共和制度的基石。“和”就是指阴阳平衡互根,“谐”指五行共轭互治,和谐并称既有相互协调和睦共处的意思,也有要尽力避免其中某一方独大导致整个体系的崩溃和解体的涵义。自然界本身正是和谐共生的复杂巨系统。人类建设和谐社会,就要道法自然,遵循道家的阴阳平衡互根观、五行共轭互治观等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民主化法制化精髓,以及儒家“天地国亲师”的秩序化民本精神、以“和”为贵的人文精神。和谐的另一层涵义就是个人的身心平衡,传统中医认为,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通过五行与人体五脏相对应。即是说,中华道德观不同于西方以上帝最后审判为根本依托的宗教惩罚道德观,中华道德观以人的身心健康为根本依托,具有彻底的唯物主义基础,是真正的科学道德观念。身心健康平衡的个人组成健康和谐的社会和国家,健康和谐的社会和国家再构成和平共处的世界。中国式民主共和制度不同于西方,西方民主是只限于主体族群内部的精英式民主,例如美国虽然已经有混血总统,但没有可能选出纯粹的印第安人、黄种人、黑人总统;以色列也不可能由伊斯兰人掌权,阿拉伯国家也不可能出现犹太人掌权。但中国本身实行的是“五族共和”,五是虚数,实际代表中华56个族群全体。在对外关系上,也只有中华文明才可能真心善待世界各民族和各个国家,郑和下西洋等历史事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要西方和整个世界接受中华文明,首先就要向他们传播中华民族科学体系。理解了中华科学的整体观方法论思想才能接受中华文化,最终才可能承认中华文明的优越特性。要重新倡导“天地国亲师”的社会秩序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危机意识,树立政府与民众之间、道德与法律之间互相以对方的存在为根基的阴阳互根平衡观念。行政、司法、立法、监察和舆论监督这五者之间要确立强有力的五行共轭的相互制约的民主机制,切实避免由于行政、政府或个人独大导致腐败以致政权失控崩溃的危机局面发生。只有恢复民族科学的主体地位,中国倡导的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才可能真正被世界理解和认同,西方轻视的“北京共识”“中国模式”,才会有基于中华民族科学的丰厚的内涵和真正的吸引力。
恢复华学的主体地位是对科学的本质精神——创造精神的真正尊重。创造发明发现突破实为科学的第一规范和首要使命,学术民主和宽容则是其基本保证。“科学”(science)在西方人的头脑中仅仅是相对正确的有限已知知识体系的意思,包含两层含义:“有限已知”相对于无限未知是十分有限的;“相对正确”是毕竟要包含若干错误的。——这种认识正是西方世界一切创造性发明和科学发现的真正源泉。因此,科学在西方人头脑中并不具有类似于泛洋务运动以后在国人头脑中被灌输的崇高无上的神圣地位,甚至许多西方学者已经认识到西方科学的局限性,并爆发了促使西方和整个世界进一步解放思想的“科学大战”,并正在中华文明等东方科学的启发下得出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间的鸿沟必须得到弥补的类似于中华古代科学整体论的正确结论。国内同样爆发了科学大战,并结出了自然华学、自然国学、民族科学、东方科学等一系列革命性成果,预示着钱学森早已遇见到的科学革命逼近的脚步声。因此,科学本身既不应存在僵死的范式、思路、方法,也不存在必须遵循的宗教化定义。我们决不允许对科学研究随意设置禁区的那种严重危害中华科学事业发展进步的反科学行为和做法。尊重科学就必须弘扬科学精神即创造精神,并反对将科学引向宗教化迷信和崇拜的科学主义思潮。
恢复华学的主体地位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必须条件。中国必须以现代的也恰恰是中华传统的“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的博学人才观代替洋务以来的狭隘的已经被当代世界抛弃数十年的专业人才观。众所周知,我们的教育存在的严重弊端之一就是学理工者缺乏人文精神和道德修养,学人文者没有理性逻辑思维和科学精神,——这种情况大大不利于中国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李约瑟之问和钱学森之问——“现代科学为何没有诞生在科学土壤肥沃的中国”和“中国科学学术界为何没有大师”的根本原因。新世纪不仅要求新一代科学工作者兼通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而且要求他们既要熟悉作为当代主流科学的西方科学的优势与弊端,还要掌握本民族传统科学的精髓,从而兼通东西方科学,同时更要有审视人类所有现存科学知识体系的批判性目光。只有这样,在新的科学革命来临之际,中华才可能担负起引领世界科学文化的未来的使命,也才能避免我们培养的大量人才成为又一次被超越的旧有主流学术的无谓卫道士,才能避免中国再次遭遇被历史性淘汰的近代史命运!
恢复华学的主体地位,是国内民族团结、社会祥和、政治稳定的需要,也是国际政治军事外交外贸形势发展的需要。并与如下三方面工作相互促进:一是为中华各民族开辟更加宽广的共同富裕之路。中华56个民族延续几千年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丰富而又灿烂的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大家庭呈现出美丽多彩的多样性文化,他们彼此间和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间的交流是共同富裕的途径。二是实现全球华人的共同心愿。重建华学符合华人的文化认同心理和民族情节,使所有海外的华人有了可以与西方科学文化相抗衡的永久性情感寄托,也是对全球华人民族自信心的提升。三是使中国实现在国际交往和文化交流等方面与西方文明的科学文化展开完全地位平等的对话和合作开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