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学坐落在城市的郊区,是该城市最知名的大学。大学建有一座豪华饭店,可是饭店建成后一直亏损,亏损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里不出、外不进、远不来”——校园里的师生不出来吃饭店,附近的乡镇企业主和员工也不来就餐,因为这个饭店里的菜肴太贵。只有城里的商务人士能吃得起这么昂贵的饭店,可是饭店离城市中心区太远,不在消费半径内。如何解决饭店经营的尴尬局面呢?
首先,分析饭店的产品定位。在饭店消费什么?把饭店“消费”作为整体,可分解出五个需求层次,最底层的消费是“菜肴”,属于生理需要;再上一个层次是卫生,属于“安全”需要;再上一个层次是圈子交往,属于“归属”需要,例如,同学聚会;再上一个层次是消费意义,属于“尊重”需要,例如,国宴;最高层次是荣誉,属于“价值实现”,例如,庆功会。这是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原理分解的。
在上述五个需求层次中,他们选择一个消费层次——归属。按照“血缘”关系,是否能够拉动本校毕业的校友到饭店来聚会呢?这些校友中有相当多的人士具有高消费的能力,且校友之间普遍需要交往,需要扩大与加固交往的圈子。
现在,从产品定位出发,粗略地确定了市场定位——供校友前来聚会。那么,如何拉动校友到母校的饭店聚会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分解。
把“校友”作为整体,再分解,他们很快发现,这些校友是分别由1000多位教授指导出来的,按“师-生”关系即可把众多的校友分解成一个个小圈子。于是,“给教授过生日”,便成为分解这些校友、拉动这些校友来母校饭店消费的切入点。
于是,按照教授的名单和生日信息,分割校友市场,饭店营销部变成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教授生日办公室”和“校友联谊办公室”,指标落实到员工个人,全年的经营计划立刻有了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