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自我健康保护常识
中小学生为什么不宜饮酒?
有些青少年受家庭和社会影响,学会了喝酒,有的甚至养成了喝酒的习惯,这是有害无益的。为什么中小学生不宜饮酒呢?
1.青少年们正处在生长期,身体各个器官还很娇嫩,尤其是消化系统。因此,不能过多地承受刺激性物质。酒具有刺激性,所含的酒精对肝、胃等的伤害更甚。
2.喝酒会降低人的免疫力,酒后毛细血管扩张,散热增加,抵抗力下降,容易患感冒、肺炎等疾病。
3.饮酒过量会伤脑,使青少年们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严重的还会使智商下降。
4.据实验,中小学生饮酒还会对身体的发育带来不良后果。
中小学生吸烟有什么害处?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明确要求在校学生不得吸烟,青少年们应自觉遵守。
吸烟只是一种习惯,对人体有害无益。研究表明,吸烟时烟雾中有许多有害成分,对人体的呼吸道、心血管、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害。对中小学生来说,吸烟的危害更大:
1.烟草在燃烧时会产生烟焦油,含有致癌物质,能诱发各种癌症。
2.烟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种剧毒物质,对人的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长期吸烟,会引起心血管疾病。
3.吸烟不仅害己,还会污染环境,给他人带来更严重的危害。
4.吸烟者的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70%,寿命也明显缩短。
怎样预防毒品的侵害?
近年来,吸毒、毒品犯罪正逐步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通常所说的毒品包括鸦片、大麻、海洛因、可卡因等多种。毒品对人有刺激、麻痹作用,吸食容易上瘾;危害极大。在某些毒品泛滥的地区,中小学生已经成为毒品的直接受害者。预防毒品的危害,应当注意:
1.可以向家长、老师了解一些有关毒品的知识;提高识别能力,避免受骗上当而误吸毒品。
2.不听信任何人的教唆、引诱,坚决地拒绝尝试吸食毒品。
3.在发现有关毒品的不法活动或可疑情况,应立即设法向家长、老师或公安部门报告。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