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风霖:我们该从欧债体会些什么
关于希腊选举结果究竟如何,但是暂时希腊并不会退出欧元区。无论希腊本国是新民主党获胜,还是左翼激进联盟党获胜。新党执政后,赵风霖认为希腊本国首先实行的方案是,与欧盟商定修改紧缩协议。
关于希腊内阁重组问题,民族左翼的参与是件好事,因为这将拓宽新任希腊政府的民主合法性,并且增加其稳定性。若希腊左翼激进联盟党获胜,组阁就将更为艰难。该党组阁可能需要获得独立希腊(IndependentGreeks)、民主左翼党、泛希腊社会主义运动党以及希腊共产党其中一个或以上的支持或是“容忍”,以上党派次序按照加入左翼激进联盟组建的政府的可能性排序。
目前,支持援助计划的新民主党(NewDemocracy)略微领先于反对援助的希腊左翼激进联盟党(SYRIZA),但是仍有大量希腊选民未做出最终决定。结果可能又会有一段时间陷入僵局,那么希腊是否会举行第三次选举呢?
就希腊本国而言,希腊在2001年达到了欧盟的财赤率要求,同年加入欧元区。希腊为了尽可能缩减自身外币债务,与高盛签订了一个货币互换协议。这样,希腊就通过货币互换协议减少了自身的外币债务,达到足够的财赤率加入欧元区。但通过与高盛所签订的协议来看,希腊就必须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支付给对方高于市价的高额回报。随着时间的推移,希腊的赤字率显然会走入低迷状态,进而导致了2009年的主权债务危机形成。
希腊在刚开始加入欧元区经济水平处于上升的阶段时,造成实体经济空心化,经济发展脆弱。资源配置极其不合理,以旅游业和航运业为主要支柱产业。一方面,为了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并拉动经济快速发展,希腊对旅游业及其相关的房地产业加大了投资力度,其投资规模超过了自身能力,导致负债提高。
金融危机使得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刺激经济增长的宽松政策,高福利、低盈余的希腊无法通过公共财政盈余来支撑过度的举债消费。全球金融危机推动私人企业去杠杆化、政府增加杠杆。希腊政府的财政原本处于一种弱平衡的境地,由于国际宏观经济的冲击,恶化了其国家集群产业的盈利能力,公共财政现金流呈现出趋于枯竭的恶性循环,债务负担成为不能承受之重。评级机构不断调低主权债务评级,助推危机进一步蔓延。
赵风霖认为希腊问题并不会为欧债画上一个句号,恰恰是欧债的分水岭,欧元区各国怎样才能缓解本国的经济下滑,保证本国国民的失业率下降。这都需要领导者的一个睿智的抉择。
赵风霖:我们该从欧债体会些什么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