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获批的消息昨日正式在国家发改委网站上披露。《批复》透露,9月6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2〕128号),原则同意《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
按照规划,南沙发展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到十二五规划的末期,南沙要走在广州所有区的前列;第二步,到2030年,南沙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要达到现在香港的水平;第三步,到2050年,南沙追上当时香港的发展水平。
第一步所谓的“南沙要走在广州前列”,就是在2011年至2015年“起步建设阶段”,经济总量达到1600亿元,这一数字要远超出南沙区政府提出的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是从今年开始,南沙区GDP年增幅要至少30%。
2011年南沙区实现GDP产值仅为571亿元,年增长13.1%,仅为广州各区的平均水平。而且今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南沙区GDP年增幅要至少30%,这就注定南沙未来的四年半要采取超常规的发展战略,也意味着南沙大开发正式拉开序幕。
大开发首当其冲的是要大力发展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广州地铁4号线南延线、15号线和18号线,通往天河区的BRT快速通道,京珠高速公路复线,南沙区主干道如进港大道和凤凰大道等的拓宽,南沙疏港铁路,连通深圳机场的跨江隧道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这里特别要说明的就是,新建的地铁线应该走地下,不要光想着省钱,要有发展的远见。当然,还有商业配套和公共服务配套,特别是33平方公里的明珠湾区。
南沙区的超常规发展,短时期内不能指望大工业大项目,而是应该加大固定资产项目投资,以固定投资带动发展。在注重生态规划的同时,应该注重速度和效益两手抓。有人说,南沙区要从容建设,徐图发展,我认为这是典型的不作为。南沙新区好不容易争取来了国家级优惠,如果不抓紧时机充分利用,而是一而再地强调南沙建设不应该操之过急什么的,就一定会错过国家级新政策充分利用的大好时机。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对南沙人民的犯罪。当年珠海经济特区就是一个负面的案例,没有充分利用好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结果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三个经济特区,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的政府负责人过于强调环境和生态保护,把大批项目踢出珠海迁往中山。同时又对如何发展珠海经济缺少足够的方法和手段,战略和定位上也摇摆不定,一时目标过高一时又过低,造成珠海市经济长期滞涨。
从容规划和抓住时机从来都不矛盾,市区两级政府都应该态度积极,改变那种不作为的官僚主义作风,真正为南沙的大开发做点实事。
南沙新区大开发就应该采取超常规的发展道路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