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出现了一条重大新闻:科学家发现了“上帝粒子”,它的意义在于它是宇宙质量的来源。这个发现让很多人激动不已,似乎距离认识宇宙真相更近了。
软件工程师在创建云计算产品时,先设计一个模型,制定出一些规则,然后一步一步地完成局部功能,但是用户看到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事实上哲学家、宗教家、科学家在解释宇宙之前,也会先假设一个模型,这就相当于用户在推测软件工程师的设计思路。
从有记录开始,人类全部行为的意义似乎在于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仍然被限制在局部的迷局里,重复着之前不断重复的行为——自私地掠夺,然后引发更大范围内的生存危机。
云计算不仅带来技术革命,同时也带来世界观的改变。人们会在更大的尺度上了解自身的处境及角色定位。即便宇宙是神创造的,人类也只能通过科学来认识和解释宇宙。
一、云计算产品系统是什么
科技史学家们在分析人类发展的历史时,发现了很多改变人类进程的转折点。尽管每次转折都是由技术革命带来的,但是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感觉到技术革命会改变人类的发展路径。然而目前出现的云计算却被人们认为是即将带来人类发生重大改变的革命,很多国家已经把云计算列为国家发展战略。
这种认识上的改变使得人类第一次可以有目的的主动选择技术革命的发展路径,而人类历史上多次发生的技术革命实际上是被动、偶然的选择。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可以通过不同的逻辑过程来实现,而不同逻辑过程的选择将有可能改变后续的技术发展道路。这种非线性的发展模式,使人类在云计算革命过程中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人们可以更加理性地选择最佳的技术方案。
尽管云计算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影响重大,但是目前人们对云计算并没有统一、明确的认识。不同的企业和机构从不同的观察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赵文银认为,云计算是以应用为目的,通过互联网将大量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连接起来,并随应用需求的变化动态调整组织形式所创建的一个内耗最小、功效最大的虚拟资源服务集合。
1、计算机和互联网改变了人类发展的方向
当一种具有逻辑处理能力的物理装置出现以后,人类就已经踏上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了。这就是计算机,通过人脑智力活动创造出来的,用来代替人脑从事逻辑处理的装置。
互联网的出现把人们带入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激发了人们更大的创造信心,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
2、数据和逻辑过程
在一个以计算机为载体的虚拟世界里,其全部的存在事实都是以信息的形式出现的。数据是信息的构成元素。逻辑软件系统也是以信息的形式存在的,过程的发生是通过信息状态的改变来描述的。
(1)信息的定义
信息目前有很多种不同的定义,和云计算一样,人们是根据自己的观察角度和需要来定义的。由于云计算产品的处理对象是信息,因此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赵文银也对信息作了定义:
信息是智能对象在其所创建的虚拟世界里用来表征“实体”存在的一种形式。比如在以计算机为载体的虚拟世界里,人们采用一组0、1代码来表征一个具体对象的存在。
人们通常有一个习惯性的判断标准,信息应该是完整描述物理世界存在事物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一个确定的虚拟世界里,信息是独立存在的,它不是物理世界里的物质或者能量。虚拟世界里的信息只所以和物理世界里的物质存在关联关系,完全是由人们设计的规则决定的。
(2)虚拟世界的“智能实体”无法观察构成信息的最小单元的“精确状态”
“智能实体”所观察到的信息状态是一种整体效果。观察者的尺度范围决定了被观察者的尺度范围,被观察者的尺度越小,其整体效果就越靠近个性效果。
对于虚拟世界里的“智能实体”来说,其观察到的最小构成单元0和1的状态是不稳定的,这种结果和“它们”观察一个大尺度“实体”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这种现象对于发明计算机的人类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人们所设计的0和1两种符号所包含的是一个范围,只有当这些符号的组合达到一定的数量,尺度超过一定范围时,所观察的状态才会“稳定”。因此也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来推导最小单元的状态范围。
(3)数据和逻辑过程
为了便于更好地研究和认识虚拟世界,可以把虚拟世界的构成分为数据和逻辑过程两部分。这两部分都是以信息的方式来表征的。
数据是虚拟世界事物的存在形式。数据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事实,事实所呈现出来的“形”可以通过人们所指定的“名”来表征,比如“农产品管理系统”、“教育云”等。
数据状态发生改变的过程就是逻辑过程。数据状态的改变是在“自然规律”的约束下完成的。逻辑过程是通过“运动”来体现的。
3、云计算产品系统
很少有软件工程师关注云计算产品系统的本质,人们基本上是从“显象”上描述产品,比如应用功能,逻辑代码,或者数据体等。从本质上讲,云计算产品系统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某种规则动态变化的信息的集合。信息包含两大类,表示“形”的信息,比如商品信息;表示“逻辑过程”的信息,比如购买商品。
因此对于以计算机为载体的虚拟世界里的“智能对象”来说,其观察到的是“形”信息体状态的不断变化。
云计算的目的是解决应用需求,而在产品系统里,需求是采用具有特定组织形式的数据集合来表现的。所谓帮助用户实现需求,是指把用户提供的原始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多次状态改变,最后的数据状态就是用户的需求。
开发云计算产品系统,就是设计一系列的逻辑过程,改变数据的状态,通过很多次的非线性逻辑过程,数据已经变成了具有复杂组织结构的数据集合。这种复杂的组织结构导致了目前令人头疼的软件危机,软件危机使得人类目前只能开发出简单的软件系统,而这种系统是不可能提供符合人们需求的数据的。所以如果要开发出“智慧地球”里的软件系统,就必须先找到解决软件危机的软件开发方法。
二、宇宙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人类对宇宙并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描述,宗教学家、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从自身所代表的利益以及观察角度出发,提出了各自的理论和模型。
现代科学所假设的宇宙模型目前已经成为了人们普遍接受的理论模型,但是这不等于这个理论是正确的。只所以出现这种科学迷信现象,是因为早期的科学家是工程师,这些人设计了大量的实用性科技产品,满足了人们追求实用的天性,从而赢得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后期的理论科学家似乎更加接近哲学家和思想家的特征,只不过他们选择的描述工具是数学语言符号。而哲学家和思想家把自然语言作为描述宇宙的工具。
1、设计宇宙模型的目的是为了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
无论是有神论者提出的按照神的思想创造的宇宙,或是无神论者提出的偶然创造的宇宙,初期的本意只是为了按照这些模型所规定的思路,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至于后来所出现的无休止地争论,以及残酷地对抗行为,或许是模型的提出者并没有告诉后人正确理解这个模型的方法,或者是后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忽略了正确理解这个模型的方法。
《圣经》里明确地提出了神创造宇宙的理论观点,这个理论是采用当时的自然语言来描述的。如果采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可以这样描述:宇宙是建立在一个外部世界提供的载体上的,神采用数学语言来设计宇宙模型,并通过一系列的逻辑规则来保证宇宙系统的正常运行。
中国古代的易经八卦是最早采用数学形式描述宇宙形成的理论。该理论明确地指出了构成宇宙的最基本元素只有两种:阴、阳。宇宙的一切都是由这两个基本元素组合而来的。宇宙的物质特征是从第6层开始体现的,前5层的62个元素属于物质的构成元素。
宇宙大爆炸是现代科学的理论模型,尽管目前大多数人认同这个理论,但是并不能说这个理论是正确的。现代科学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推演基础上的认知系统,也就是说,从任何一个存在的事实开始,可以往后推演出未来的演变路径,也同样可以往前寻找到逻辑演变的来源。
宇宙大爆炸假设了宇宙起源于一个点,这个点是故事的开始,但是并没有回答这个点的来源。
对于寄住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存质量。科学探索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解决生存危机的方法。毫无疑问,如果了解了宇宙的起源以及创造规则,就可以设计出最佳的解决危机的方法。但是对于果壳里只占有很小很小空间的人类来说,仅凭视觉所观察的现象来发现宇宙起源的规则,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2、包容宗教宇宙模型的新科学发展观
云计算革命将给人类提供一个采用类比方式了解宇宙起源的方法:人们可以创建一个以计算机为载体的虚拟世界,这个虚拟世界是物理世界里大量的计算机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的,每台计算机承载了一个或者多个复杂的功能系统。智慧地球系统使得地球上的万物在虚拟世界里具有了唯一的对应关系,在虚拟世界里的功能系统里,存在一个用户管理系统,用户和物理世界里的人具有对应关系,人通过其对应的用户系统获得所需要的东西。比如淘宝网(taobao.com)里的店铺用户,将为店铺主人提供商品销售信息。
由于云计算革命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观,因此在云计算时代,新科学将包容宗教宇宙模型。
按照云计算创建虚拟世界的过程,这个宗教宇宙模型可以这样解释,人类所在的宇宙是建立在另外一个世界提供的载体之上的虚拟世界,所以这个宇宙本质上也是“空”。
3、假设物理世界是云计算产品系统
假设物理世界是一个云计算产品系统,那么它具有哪些特征?
(1)必须有一个类似计算机的存在载体,这个载体必定不属于物理世界本身。因为一个存在的事实将无法为创造自身提供资源。
(2)必须有一个类似互联网的通道,这个通道用来连接不同的功能系统。比如银河系和其它星系之间,必定存在一个通道,这些通道使得这些星系成为一个整体。
(3)必定存在两种最基本的状态,系统内的任何存在事实,都是这两种状态信息组织连接后的整体效果。3种状态将极大地增加组织的复杂度,使得组织形式不可控,而1种状态将无法产生复杂多样性的事实。
(4)系统必定是按照选择性的规则来设计的。这意味着存在大量的可选择性的规则,不同的选择将导致不同的产品系统。
(5)数据构成了有形的存在事实。逻辑规则是无形的,它决定了数据的存在状态。对于一个复杂的云计算产品来说,逻辑规则是分层次设计的。即对于不同尺度的存在事实,其逻辑规则是不同的。对于非设计者来说,可以通过观察数据的状态行为变化,推测出逻辑规则的设计方法。
(6)数据对象的组织形式是一种特殊的逻辑规则表现形式,也是采用基本元素的组合来表征的。它将数据对象的不同单元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组织形式被称为“力”。如同云计算网站(em258.com)里的地理位置结构,结点是一组代码,它约束了信息的出现范围,从而使全部的信息能够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显现。
三、云计算或将重建人们的世界观
计算机、互联网正在影响人们的世界观,比如游戏、通讯、购物、交友、寻找信息等。但是这些并没有带来世界观的重大变化,人们普遍认为,这些只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们付出努力的回报。
1、关于世界观
世界观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的世界观也会不同。世界观也叫宇宙观。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尽管科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起源于西方的现代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有形的对象的状态的变化,并没有对事物组织结构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太多的科学研究,因此人们把很多事情作为神秘事件来进行争论。这些争论形成了不同的对立群体,并试图寻找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认识是正确的。
云计算将通过革命性的技术帮助人们认识精神及思维的本质。精神是物质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连接在一起后产生的整体层面上的技术效果,而思维是这种技术效果状态变化的过程。
人们因为世界观的不同而提出了不同的生存模式,生存模式的差异导致了族群之间的冲突。事实上,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只是在提出各自的宇宙起源假设模型,对于处身在沧海一粟的地球上的人类来说,无休止地争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人类唯一能做的事情是采用科学的方式真正认识和解释宇宙。即便是神创造了宇宙,宇宙的构造也必定是依据一些规则来完成的,这些规则是可以采用数学的方式来描述的。
2、世界观的对立导致了族群的对抗
或许地球上的生物不过是宇宙系统里的注册用户,如同云计算产品里的注册用户一样,因为需求不同而分为很多类型。相对于地球上的生命体来说,人类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特殊的脑结构却给人类提供了改造世界的能力,使人类成为了地球的统治者。这种认识物理世界的能力也给人类带来了痛苦,面对无法摆脱的恐惧,人们不得不思索更多的问题,试图了解自身的来源,找到可以安全、幸福生活的方法。
宗教的创始者用超凡的智慧描绘了宇宙起源的模型,但是他们没有描述宇宙构建的具体规则和技术方法;哲学家试图采用逻辑推演的方式了解宇宙的起源,尽管门派很多,但是并没有创建宇宙起源的图象;早期的近代科学家们基本上是工程师,科学的目的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法,并没有涉及宇宙起源,在科技取得重大发展后,一些现代知名的科学家开始从理论上设计宇宙起源模型,同时开始假设宇宙的创建规则和技术。
几千年来,不同的宇宙模型图象导致了人们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意识形态的差异导致了人们行为模式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几千年的血腥对抗。
科学原本是通过开放自由的形式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以知识的形式留传下来。但是科学现在似乎正在变成新的宗教。由于早期提出科学理论的人变成了不容冒犯的权威,而他们自己并没有说明当初的理论是建立在某种假设之上的,所以在私欲的驱使下,科学正在以迷信的方式成为人们获取利益的工具。比如转基因食品的争议。基因只是生物产品存储信息的一种方法,如同云计算产品里采用一种格式存储信息一样。由于在文件里,行位置和行信息共同决定了信息的含义,所以当行信息更换了位置后,其含义自然也就发生改变了。所谓转基因效果也是这样的。但是这种行为会导致后续的变化,在云计算产品里,位置的改变会导致该功能运算结果发生改变,而这个结果是下一个功能模块的输入数据,因此下一个功能的运算结果也将发生改变,这种非线性的逻辑运算,将导致云计算产品系统无法获得预计的需求结果。
3、如何通过云计算产品改变世界观
如果采用云计算产品模拟出了人类的思维,那么人脑思维本身就不再神秘了。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谈论云计算带来的革命性影响,但是这次革命带来的影响或许大大超出了人们目前想象的范围。IBM描述的智慧地球已经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未来蓝图,然而其对技术的描述并没有革命性的突破,人们对未来万物相连的场景并没有感到太多的惊讶。
但是如果在云计算重建后的虚拟世界里出现了智能对象,“它们”能够通过思维来组织新的知识,并认识和理解存在的现象,为物理世界的人们提供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案,那么面对这种云计算产品的影响,人们的世界观将会受到重大地冲击。
大脑是一种特殊的物理装置,尽管脑细胞本身的物理特征是一样的,但是其所在的位置决定了其功能的差异,在一种数学规则的约束下,每个脑细胞只能存储符合规则的信息。
作为一个存在的事实,世界观是脑结构所产生的技术效果,是脑细胞存储的信息按照一种连接形式构成的逻辑图象,这个图象是大脑对物理世界影象的描述。一切具有脑结构特征的物理装置都可以形成对物理世界的描述图象。拥有庞大数量脑细胞的人脑可以存储更多的信息,而细胞之间的大量连接通道提供了信息关联的多样性,从而产生大量不同的逻辑图象。
当这个逻辑图象描述的是物理世界时,就变成了世界观。逻辑图象的存在并不能说明该图象是真实存在的。逻辑图象是真是假,需要通过物理世界的图象来判断,但是在计算机没有出现之前,人们获得物理世界图象的工具也是大脑,因此人们是无法采用同一个图象来证明自己是真实的,这就导致了长期以来的世界观的冲突。
计算机为人们提供了另外一个获得物理世界图象的工具,然而由于技术的原因,这个工具目前并不能描述复杂的物理世界。不过云计算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它将通过技术革命的方式提升科学水平,创建一个和物理世界接近的、以计算机互联网为载体的虚拟世界。人们可以通过虚拟世界里的逻辑图象来判断大脑里的逻辑图象的真假,并通过虚拟世界里的图象来修正大脑里逻辑图象的缺陷。由于物理世界里的图象具有唯一性,因此以计算机互联网为载体的虚拟世界里的图象也具有唯一性,所以在一个标准的参照模型约束下,人们大脑里的逻辑图象也会比较接近,从而使人们的世界观接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