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发了条消息,介绍浙江省新近作出一项决定,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采取的减免企业部分行政收费的政策再延长执行一年到明年年中。
该消息很短,但披露了一个让人感慨的数据,浙江省执行此项政策刚满一年,全省企业减少费负668亿元。在内行人看来,这亦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据,它隐含着平日里很难为常人所察的“秘密”:浙江并非全面减免更不是全面取消针对企业的行政收费,仅仅是部分减免,一年就为该省企业直接减负668亿元。如果减免力度再增大一倍,那又是怎样的情景,将达到怎样的效果?算法简单,人人都不难作出合理评估。
大陆共有31个省区市,如果各省均采取浙江的做法,减免“费项”和幅度也与浙江相近,全国一年能为企业所减轻的费负可能要以万亿计,这笔账仍然人人可作估算。倘若各省把所有针对企业的不合理行政收费都砍除,国内企业每年将卸掉多少原本就不该由自己承担的费负?
众所周知,社会各界多年呼吁为企业减税,中央政府也多次承诺借助税改为企业合理减轻税负,但减税往往需要作全国性的通盘考量,且操作程序复杂。而减免企业费负,则可由各省自选,幅度大小之裁量权也归各省掌握。其中的关键只在于各省如何算账,是计较一时小利还是着眼于长远大利。
费负减一寸、生产长一尺。改革带动发展、发展增加税收,使地方政府有“财政底气”为企业减免部分费负。企业负担轻了,生产发展更快,发展与改革就此步入互相促进、互为依托的良性循环。人口、面积、资源、国家投资皆为“小省”的浙江,为什么20年来人均GDP、城市(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民人均收入三项最实际的发展指标,始终位居国内各省之首?我想谜底就在这里。
盯住企业多收费,地方经济发展做减法;主动减轻企业费负,地方经济发展做加法。2000年,经济学家吴敬琏带课题组到浙江考察3个月,课题组发现了一个秘密,浙江经济实际增幅要高于上报增幅。课题组得出的估计数是,浙江藏富于民的GDP至少有上报数的1/6。笔者多年在浙江基层采访,比照所见所闻,对此结论深以为然。就以今年上半年为例,浙江上报的GDP增幅为13%稍多,在国内处于中下游水平,但浙江上半年工业用电增幅在华东五省一市最高,超GDP增幅一倍还多。通常GDP增幅与用电增幅的关联比为1.1:1——浙江不惟GDP而注重于改革发展之低调由此可见一斑。
减税不如先减费短消息折射大道理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