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要向幸福出发


  由中国市长协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201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近日在京揭晓,和外界预计的一样,一线城市无一上榜。这表明中国新一轮的城镇化需要更多从“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需要向幸福出发。

  新一轮的城镇化前面,之所以要加个“新型”两字,是因为在中国这三十多年的城镇化过程中,速度大于质量,重物重过重人,最终导致了城镇化率取得过半成绩的同时,各种弊端也凸显。中国一线城市就是典型的代表,规模最大、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高层建筑最多,公共服务提供能力最强,但交通拥堵,空气质量差,地下设施欠账严重,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公共服务水准差距很大,房价高企,工作压力巨大等这些问题,都容易使得生活在一线城市里的人,缺乏幸福感。

  城镇化的实质就是城市化,就是农民进城成为市民的过程。而能够吸引农民愿意成为市民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就是城市可以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所以全世界的城市化是一个大趋势。但也必须看到欧美国家乃至其他国家都曾经出现过逆城市化的现象,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城市并不能让生活更美好。

  “幸福城市”既要有经济发展做支撑,也要有生态宜居做保证,更要有公平公正做依靠。为此,中国的一线城市需要对城市发展方式进行改变,要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增强城镇承载能力;要树立绿色、低碳城市理念,将一线城市打造成生态宜居、集约高效的城市;要推动常住人口的服务均等化,构筑公平公正的城市次序。

  通过将中国一线城市乃至更多的城市,注入更多“幸福城市”要素,最终实现全方位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从而推动中国新一轮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