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出口预期乐观
1月10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2012中国外贸数据,2012年间中国外贸出口较上年增长7.9%,稳中有升。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认为,大部分企业表示2012年出口订单基本持平略有增长,当前欧美国家仍是中国制造企业主要的出口市场,外需不足是企业面临的最大压力,人工成本的递增是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最大原因。在对2013年的预期上,大部分企业持相对乐观的态度,其中灯饰、家电、电子、模具等行业尤为突出。
据国际电子商务平台环球市场集团近期发布的《GMC年度盘点——中国制造的2012调研报告》,受访的近1000家制造企业中,33.5%的企业表示2012年企业出口总额较2011年有所增长,35%的企业表示基本持平。
2012年间,企业外贸相比往年明显改善,总营业额与2011年相比,增长将近50%。
在出口市场方面,尽管2012年间欧美市场被普遍认为“需求不振”,但调研发现,目前国内制造企业的主要出口市场仍在欧美。
海关总署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对欧盟出口增幅下降6.2%,但对美国增长是8.4%。从累计出口总额来看,2012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额是3517.96亿美元,而对欧盟则是3339.88亿美元,差距并不大。
对此,环球市场集团市场总监魏涛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来形容欧美市场。他表示,尽管目前欧盟需求不振,但还是保存一定实力,企业没有必要因此彻底灰心。
环球市场集团年度调研报告显示,受访企业中,15.9%的企业仍以北美作为重点出口市场,17.0%的企业重点出口欧盟,其次分别为东南亚、中东和拉美地区,分别占10.6%、8.9和8.8%。
据金模网观察,目前以欧美国家作为主要出口市场的企业主要来自家居用品和服装行业,而出口东南亚地区、中东和拉美地区的主要行业则分别是机械与设备、家具和汽配。
调研发现,外需不足是2012年间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而人工成本则是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的最大压力。企业普遍表示,企业的人工成本已经占到企业出口经营总成本的20%以上,且2012年人工成本的上涨幅度超过10%。
目前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主要来源于“三高”:材料高、租金高、人力成本高,而人力成本是企业最具控制权的。企业要生存,就要尽量减少人力方面的支出。
当前社会是科技社会,制造企业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越高,人力成本就越低,通过技术上的创新改造,可以在保证产品质量和企业正常运营的情况下让产品成本更低,价格更具竞争力。
“目前国内制造业的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企业最好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设备降低企业对劳动力的依赖。自动化、智能化、机器化是未来国内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如果现在企业现在还不从'人海战术’和'价格战’中脱离出来,是没法谈'转型升级’的。”魏涛说。
中间商变身品牌代理加码中国制造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指出,2012年中国外贸形势略好于2011年。而对2013年的进出口走势,郑跃声则提到,尽管中国外贸仍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总体分析,可能还会略好于2012年。
环球市场集团年度调研报告显示,灯饰行业对2013年出口预期最为乐观,其次是家电和电子行业。受访的灯饰企业中约有75.0%相信2013年企业出口会有所增加,家电行业为69.2%,电子则为68.6%。
记者调研发现,新兴市场对金属加工液需求的增长是行业的信心来源。安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小龙表示,现在制造企业不能再简单地卖产品,而要主动为客户量身打造解决方案。迎合不同市场的需求,提供符合条件的产品,才能真正为买家认可和接受。
“传统市场方面,美国经济已经有了复苏的迹象,欧盟国家虽然还处于欧债危机的漩涡中心,需求不振,但实力犹存。新兴市场方面,俄罗斯、南非、巴西、东南亚市场的表现也较为突出。2012年,来自美国的询盘同比超过60%,新兴市场方面,来自俄罗斯、巴西买家的询盘数增长也都超过100%,这些都可能成为未来中国制造出口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环球市场集团市场总监魏涛说,尽管2012年海关总体数据有所回暖,制造企业也应当在贸易思维、贸易方式等方面继续积极作出改变,不能把目光局限在生产上,还要考虑物流配送、渠道建设、品牌驾驭等方面的问题。
十八大提出,要创新开放模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营销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在经济形势有变的情况下,安美科技及时转变营销思路,企业已经在国内18省区和东南亚地区诚征品牌代理,真正抢占微笑曲线一端的核心手段。
中间商变身品牌代理加码中国制造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