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a Gallop
Roger谭
2013/10/19
重回Gallop。接手的工作就像上战场。同事还是以前的同事,可一点情面都不讲。等待我的还是考验。但是面试反倒使我想起当年申请战略顾问职位的情形。没有一点自怜。
下一阶段准备。仍然围绕交易成本-收益的问题来作为思路。
问:你觉得在海外经营过程中,感觉压力来自哪方面?
答:其中跨国结构如何体现效率是公司感压力到最大的地方,而跨国结构受到了成本的控制。
问:记住,在该国市场,管理层往往从“形式上”来低估成本结构的成本,为什么?如果净收入仍高于这个“形式上”的低成本结构的成本,那么管理层可能会被误导,认为这个高回报的战略方案也会支持高成本的结构。这种情况有可能出现吗?
答:有可能。上一次已经讲过,公司往往在(收购)活动开始之前就测算交易成本,而又忽视了隐秘成本,高估了收益。另外,如果公司目前无法确定资源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话,管理层就会被误导,认为战略方案有高收益,并且支持高成本的结构。公司单纯从产品层面看问题,而忽视了资源层面的成本情况。
问:好。
答:决策团队可能会过于受理性束缚,特别是在项目准备期间,心中没底,对前面的途径不清楚,结果就靠逻辑来理性推断。这同样也会防碍公司尽快地朝结构的理想方向来调整。
问:最后的问题是,公司正式进入这个新海外市场后,一定还会遭遇不确定性:公司期望中的原来的专有资产能否增加收益?
答: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原来的专有资产能否增加收益取决于1. 特定区域的风险和可获利益之间如何平衡;2. 预计的不确定性和组织结构的管理成本之间如何平衡。然后要求对有关平衡的能力和资产的价值作一个估算。这两个判断决定了跨国经营开始阶段的增值的评估基础。另方面,如果经济实体在某国市场有过竞争性运作的成功记录,那么该实体的确今后有可能为跨国公司创造许多利益,这是在原来的专有资产基础上的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