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难折射人才市场结构性弊端?


 据媒体报道,新一轮大学生求职季马上就要来临,今年又将有数百万应届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就业难再度成为时下舆论关注的焦点。无独有偶,被称为就业市场“主力军”的农民工目前依然处于弱势地垃,技能水平低、社会保险参保率低、户籍制度限制多等现实困境也阻碍着农民工群体的未来发展。

现在的状况是,一边是应届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不急于找工作,另一边却是一些企业却在为招工难、留不住人而伤透脑筋。笔者认为,这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错位依然存在的表现,如何打通大学生、农民工与企业之间的隔膜,让劳动力市场达到结构平衡将是决策层关注的焦点。

应届大学生因何工作难找?

按照常理,数百万应届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企业应该不愁招不到心仪的人才。但现实的情况是,不少企业却仍为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而犯愁。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大部分企业需要的是熟练工,而应届毕业生显然较难具备,大学生就业难与一些企业用工难并存。笔者认为这是原因有三:

首先,如今的大学教育与市场联系不够紧密,学校的专业设置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理论知识多,实践知识少,一旦步入社会,需要较长时间来适应工作需求。笔者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转型已经刻不容缓,高等教育应该更加迎合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仅在理论方面有所精进,更要在实践中让学生得到丰富经验。

再者,应届大学生在招聘企业看来往往“眼高手低”,他们觉得自己拥有高学历,所以不愿意像农民工那样从事繁重的制造业工作,而事实上每年高层次的工作岗位对吸纳大学生的能力又很有限。这就造成了低端制造企业有大量的岗位却招不到人,而大学生又不愿意从事这方面工作。

最后,近年来,报考公务员已成为热潮,每年有百万人争当人民公仆,公务员岗位竞争也十分激烈,很多应届大学生因家境比较优越,并不急于找工作,他们希望通过公务员考试,做体制内的人。所以尽管公务员录取比例很低,但很多大学生宁愿一次次把精力放在报考公务员上,并不想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这也是应届大学生就业率低的原因所在。

农民工发展面临三大困境

除了每年有几百万应届大学毕业生之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农民工也需要充分就业。但是一些企业认为,居高不下的人员流动率、紧缺的普工与技能型人才,农民工群体也很难填补其用工荒的空白。中国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严竣。如今农民工发展又面临啥困局呢?

其一,技能水平低。新生代农民工多数具有高中文化水平,但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所占比例很小。技能短缺已成为制约农民工收入增加和职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当前,招工企业和农民工都不重视技能培训,一些企业表示,鉴于人员流动率太高,他们也不愿意花钱对现有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所以,农民工整体技能水平目前仍停滞不前。

其二,农民工虽然身在城市,却因户籍制度所限,并不能真正融入到城市之中。有些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了十多年,却因户籍制度限制,其很难与市民一样享受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权利。所以农民工最后归宿还是农村的承包田、宅基地、承包林。正因为如此,农民工的流动性就会很大,企业很难招到具有熟练技术的长工。

其三,低社会保险参保率使农民工群体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现在的状况是,用工企业、农民工双方都无参保的积极性。对于企业来说,给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无疑多增加支出,而对于农民工来说,工资本来就不高,自己缴了社会保险后,又无法带走,最后还是白缴,于其如此,不如不缴。所以政府部门有责任建立全国社会保障联网体系,让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障后无后顾之忧。

如今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错位问题:数百万应庙毕业生、每年大量涌入城市的农民工,却依然解不了企业用工之渴。对于应届毕业生就业难,是高校的专业设置严重滞后于现实,再加上其眼高手低,不屑于低端岗位。所以高等教育转型和大学生转变就业心态特别重要。而对于农民工的发展问题,政府除了牵线搭桥,鼓励企业开设技能培训班,提高农民工技术能力之外,还要放宽对户籍制度的限制、并且引导农民工真正参与到社会保险体系中来,唯有这样农民工技能才能提升和流动性才能真正趋于稳定。

湖南卫视揭秘:李湘月减40斤秘方  

  推荐:聚富金融网股票T+0交易平台,可买涨买跌双向交易,只要在主页上方注册账户登入后即可交易,存款安全,手续费低至千分之1.5(双向),快速存取款,100倍杠杆,可以以小博大的全新平台。大公司值得信赖!点击查看: www.3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