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数次和我讲武清佛罗伦萨小镇的奥特莱斯不错,交通便利、停车场巨大、进入的品牌多、逛起来很爽。
国庆节全国各地都堵,北京当然不会例外,我们优先选择了短途游,佛罗伦萨小镇的奥特莱斯就成了必选项。
谢天谢地交通非常之好,一路走高速差不多都在120km/小时左右,一个半小时就到了佛罗伦萨小镇。
进入小镇的第一印象就是停车场真够大的,加之是早晨,人家组织得非常有序,停车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展开,秩序井然。逛两个小时离开时,整个停车场都已经停满车了。
整个场子按购物公园形式设计,中间一条“运河”和几个广场让整个规划显得灵动,各个广场上不同表现的喷泉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运河上的刚朵拉还真有人乘坐,整个是人观景、景观人。
转了一圈没有发现什么特别吸引人的东西,齐红和我吃了“吉野家”就开始往回返。稍加观察就可以发现,客流还算充分,但提袋率非常低——闲逛的人多、购物的人少,佛罗伦萨小镇已经有点旅游点的意思了。
贴切
记得北京第一个奥特莱斯是燕莎奥莱,开业于2002年,十多年来经营得还算有声有色。场子里已经有不少莫名其妙的国外品牌,更是出现了不少国内的二三线品牌,国外的一线名品折扣店根本就填不满如此规模的场子。
决定商业生存的最大因素就是客流,只要有充分的客流,做什么都能成功。问题在于这个客流是不是稳定的,是不是有效的,能否有很高的费效比。
如果武清的奥莱平时也是看客多、消费者少,那尽管开业有一段时间了,未来仍然值得担心。走在人群中就听几个人讲:不想来第二次了。
看来就是好评较多的奥特莱斯,定位的贴切性也值得探讨了。结果证明不了一切,至少证明了一部分。
理解
小梁和我讲:这两年大量房企开始涉足商业地产。我强调了一下:已经有不少企业想离开商业地产,只是一旦陷入其中,想抽身就没有那么容易。
商业中最重要的其实还不是招商资源(商家有限是不争事实),而是最终的消费者,他们的消费能力和特点对于物业的生存影响最直接、最具体。
理解消费者、解读市场是商业地产的基本功,是决定生死的关键所在。中国的政策市对于商业有着不小的影响,中央政府倡导节俭之风,对于以个人消费为主的不少奢侈品牌影响不大,但对于集团消费影响较大。
理解市场需要真心投入,这种投入不仅值得而且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