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锌齐:美联储决议后美数据重现利好,是巧合还是“阴谋”?


赵锌齐:美联储决议后美数据重现利好,是巧合还是“阴谋”?
  
  周四(10月31日)纽约时段,美元指数延续了日内的涨势,再度刷新自10月17日美国政府恢复运转以来的新高,而与此同时,欧元兑美元则重跌超过1%,连破1.37和1.36两道整数关口,很可能就此录得年内最大单日跌幅。
  
  当天全球集中发布了大批经济数据,美国方面的数据一扫此前低迷的阴霾全线表现靓丽,与疲软的欧元区经济数据构成了鲜明的反差。如此状况使得业内机构开始押注欧洲央行可能在此后被迫出台新的宽松措施,来提振经济,顺便打压已经明显高估的欧元汇价,这都使得欧元兑美元汇价持续承压。
  
  周三(10月30日)美联储发布了最新的货币政策决议,而令市场各界感到意外的状况在于,虽然此前美国在10月初遭遇了政府停摆半个月的不利状况,同时政府恢复运转以来美国方面发布的各项经济数据状况也总体偏向不佳,但美联储却还是在政策决议中措辞乐观,称美国的经济与就业市场状况目前仍运行于正轨之中。
  
  而由于美联储的政策措辞未如此前各界所预期的那么宽松,也未再言及金融市场流动性偏紧这一状况,这意味着美联储在此后仍有很大的可能会按照既定路线图缩减其量化宽松措施(QE)的月度购债规模,这使得美元指数随即出现了大幅上涨。而美联储在决议中也表态称,未来的政策前景仍需取决于更多的经济数据状况而定。
  
  而就在美联储决议发布后,美国的经济数据状况就旋即出现了亮色,与美联储决议公布之前的数据状况相比是大相径庭。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26日当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连续第三周下降,表明劳动力市场在进一步慢慢改善。数据显示,美国10月26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减少1万,至34.0万,略微高于预期的33.9万,前值未作修正,仍为35.0万。
  
  此外,当天发布的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芝加哥分会调查报告也显示,美国中西部地区商业活动跳增,表现远好于市场预期。数据显示,美国10月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自9月的55.7跳升至65.9,升逾10个点,并触及2011年3月以来最高,预期为降至55.0。分项指标中,10月新订单指数自58.9升至74.3,创2004年10月以来新高。
  
  在上述数据发布后,美元兑一篮子货币录得了更大的涨幅。而耐人寻味的状况在于,美联储此前在美国各方面经济数据状况齐齐不尽如人意的状况下,却在政策决议中毅然乐观地声称美国经济复苏仍运行于正轨。而就在美联储发表了如此的看法之后,美国的经济数据状况却重新走向乐观。虽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只是巧合,但却令许多投资者不免遐想纷纷。在此状况下,延迟到了下周五(11月8日)发布的10月份非农就业将是市场各界关注的下一大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