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吏治。古代说严抓吏治,过去说整党整风,现在说反腐倡廉,意思都差不多。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中国的党员干部队伍,堪称上溯1949年建国乃至1921年建党以来最糟糕、最危机的时刻,就连国家领导人也说“反,亡党;不反,亡国”,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反腐肯定是要反的,而且也一直在反。问题是怎么反才是最好的?是只打老虎还是只打苍蝇还是老虎苍蝇一起打?反得太轻,没有效果;反得太重,动摇根基。还有具体的措施制度、方式方法,究竟该怎样改革和执行?
第二,是房市。如今咱们国家的房价这么高,普通老百姓根本买不起房,买下了还贷也很困难,因此意见非常之大。下一步该怎么办?继续涨上去肯定不行,可是迅速猛跌下去也不行的,都将面临房市崩盘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彻底崩溃。这对政府而言同样是进退两难的事情。
第三,是外患,即周边地区的一些国际争端。虽然说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逐年在提升,但是最近两年里,中国与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等一些周边国家的关系有所尴尬,钓鱼岛、黄岩岛、南海、北部湾等事件在国内屡屡引起激烈的讨论。打还是不打,如何进行外交谈判、和平解决领土纠纷,得慎重、周全考虑和行动。
第四,是城市里的严重堵车。现在咱们国民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在迅速提高,很多普通人家里都购有小车,这就导致城市交通越来越堵塞、瘫痪(而且交通事故也在迅速增加)。尽管国家大力发展公交、地铁、快轨事业,拓宽道路,增设天桥、立交桥、高架桥、地下过道、单行线,街道功能分流、车牌号隔日限行、限制发放新牌照等各种措施,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堵车问题。
第五,是看病。虽然咱们国家的医疗事业和水平在不断进步,但是老百姓仍然感到看病难、买药贵、看病贵、很多病难治等具体问题。要是公民的生老病死仍然没有很好的保障,那这个国家就不算是真正实现了民主和小康,就不是真正的幸福社会。
第六,大工业生产、现代文明与科技、资源能源被过度开发和使用、大气层臭氧层被破坏,导致环境恶劣,自然灾难增加,水灾、旱灾、雪灾、地震频繁,全球升温,城市的热岛效应;饮水质量下降,污垢太多;空气被污染,许多城市雾霾重重。如何节能环保,任重道远。
第七,计划生育政策坚持了多年,虽然有很多正面作用,中国人口多、土地少,生育完全靠自由自主自觉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独生子女的做法却也导致了很多负面影响,如独生子女本身的问题(牵涉到下一代的总体素质,包括智商和情商,以及对中国传统伦理社会的破坏)、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老年人增多,比例很高,一对年轻人养几个老人很困难,国家该怎么考虑)。计划生育是要搞的,可是独生子女政策恐怕难再一直“一刀切”地搞下去。
第八,贫富分化。当年小平同志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大多数人致富”,可现在一部分人是富起来了,可大多数人并没有富。社会上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仇富和仇穷两种不理智、不合适的情绪都在逐渐滋长,这就给社会造成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不遏止将后果严重。
第九,精神文明没搞好,社会风气败坏,一切向钱看,道德滑坡,价值观念颠倒,重利轻义,中华传统式微,民众没有精神、信仰、血性、民族特色,文化也不够阳刚和雄壮、不宣扬真善美。当年小平同志说“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可我们只抓了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没抓好,不够硬,问题很多。
第十,是教育。中国教育的问题实在是多,小学、中学、大学,老师、学生、工作人员,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制度、风气,中考、高考、研考、公考等等各种考试……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完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只希望本届政府能有一些具体的、切实的改革和进步。
除了这十大问题,还有法制建设,包括立法、司法、行政等;还有台湾的和平统一;还有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央企、国家垄断行业的改革转制;还有公务员的退休制度、退休金标准;还有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还有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土地问题;还有金融体制改革,税收标准调整;还有“三农”(农村、农民、农业)问题;还有食品、药品的质量、卫生;还有媒体的管理、从业人员的培养、宣传舆论的作用发挥,等等,在这里就不展开讨论具体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