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商业大型企业经营数据解读
方彭君
《上海商业》杂志社与上海商业咨询服务中心合作,专门组织力量,对上海数百家大型商业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调研,并整理出前100家企业,从中获取了有益于商业研究和制定政策的有效依据,现己基本完成有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这些数据直接来自于企业,有以财务报表并经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为依据,也来自网上公布的上市公司公告,和企业网上的经营业绩介绍,以及行业组织的数据,因此其数据是具有可靠性的。
现将100家商业企业的经营数据汇总,并予以解读,送市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领导参阅。
一. 涵盖面广
a包含各类所有制企业 :
国有40户占40%
外资23户占23
股份20户占20%
民营17户占17%
以上函盖了各类所有所有制企业, 与2010年调研数据略有变动,国有減少二户,民营減少四户,集体缺位,外资増加三户, 股股份制增加六户. 较客覌反映了,近三年国有退出的趋势,外资进入的势头,以及集体让位,发展股份企业。反映了在沪上海商业所有制的变化趋向,在漸变中更处合理。但国有仍显比例过大,民营減少。商业作为竞争性行业此情值得研究。
b包含的业态和行业
商业集团(综合)28户占28%
超市22户占22%、
百货服饰商业15户占15%
生产资料12生产户占12%
飲服业10户占10%
其它9户占9%
食品商业4户占4%、
以上己把上海各类基本业态进行了调查,从而反映它们的情况, 为比较研究提供数据。 但对购物中心,各类市场以及电子商务,因其经营模式不是销集的结祘中心,而是物业租赁中心,无以反映可靠的整体销售额,电子商务也仅为销售企业提供平台,不是销售集中的结祘中心,他们只有物业收益,因此这次不再收集,
C包含的经营方式
零售40户占40%
批发3户占3%
批兼零23户占23%
飲服13%占13%
综合{产供销}21户占21%。
内贸91户,占91%,
外贸4户,占4%,
内外兼营5户,占5%.
调查中以内贸为主因外贸少,但内贸企业实际数量也大于外贸.
二.上海商业大型企业在上海商业经济中占有重要作用
100家大型商业企业的规模,在全市商业经济中的地位凸现,2012年全年销售11021亿, 比上海市社会消费零售总额7387亿,多出3794亿.
我们调査的100家大型商业企业, 其销售规模区间最低为3亿,最高为1900亿元。企业規模差距较大
其中:
梯次如下:
1000亿以上2家
500亿以上3家_
200亿以上8家
100亿以上8家
10亿以上共61家
10亿以下18家
超百亿占21%,超10亿占82%,10亿以下只占18%。企业的体量尚可
位列前5位的大企业共销售5183亿,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0%,占100家大型商业的47%。
位列前10位的大企业銷售达6825亿,占百家的62%,占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2%,上海商业的规模不小,集中度不低,足以反映上海商业的规模情况。
上海商业集中度高主要:
一是,商业集团占位明显,在前10位中集中了百联集团,.光明集团, 两家销售达3000亿,这也反映了上海大型商业高度集中的企业架抅.全市有市、区二级国有商业控股的商业集团14家,与非国有的合计共有28家集团企业,对提高上海商业的集中度极为有利。
二是,上海又是商业总部经济的设置地,如康成大润发,百胜,美特斯邦威、等许多外资和民营企业把总部迠在上海,上海也是本地商业向外拓展的总部所在地,如百联、光明、农工商、良友、糖业烟酒、都是面向全国的总部。
三. 上海商业在开放中加强竞争
上海100家大型商业中外商有23户,占23%,比前二年增加三户,在近来商业蒌缩的态势下,外商却得到发展.上海是外资商业发展的宝地. 总部在沪的 康成大润发业绩不俗,已位列全国连锁业和全市商业的第四位, 百胜歺饮占全市百家中的第五位,麦德龙.沃尓玛,欧尚等外企,在超市买埸类形态中,外资优势尽显,都取得不俗的销售份额,外商涉及百货,歺饮,快時尚等各类形态,外资商业的销售增幅达10%,比百家大型商业平均增幅2.12%,多了近8%
大型民营企业有永达,月星,苏宁、永乐,家得利、小南国、文峰,这些商业企业都列在百家企业之内。民企的增长幅度较大20%
上海本土商业百联、光明、农工商、糖业烟酒、良友、新世界、豫园、徐家汇商城等大型商业仍起着主导地位。户数占40%,销售占46%。但发展却是負增长—8.68%
各类所有制大型商业企业销售状况
国有4993亿占45.49%
股份制2531亿占23.55%
外资2222亿占20.66%
民营1110亿占10.32%,
以上数据显示上海大型商业,仍以国有商业占主体地位.如再把有国有成份的股份制商业合并计算,其占比更高。但前年国有占比71%现仅为45.49%下降幅度较大,外资商业比例从过去的13%提升到20.66%有一定增长,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外资比例并不高,尚有发展空间,民营已从5.56%提升为10.32%增速近一倍, 但尚显得规模过小,整体占比不高。 它们是上海商业发展的簿弱环节, 覒有在沪民营商业規模较小,许多大型民营商业缺乏总部迁往上海的热情,这不利于加快上海商业的发展,特别是商业经济体量的增加,提高上海商业的活力, 形成上海商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十分重要。
各类大型商业业态的销售所占比重的分析:
综合(集团) 销售4488亿占49.08%,
超市销售2394亿占22.25%
生产资料销售1732亿占15.19%
餐服销售734亿占6.83%
百货服饰销售315亿占2.93%
其它销售269亿占2.31%,,
食品商业销售32亿占1.41%,
以上数据反映销售集中在商业大集团和大型超市企业,它们所占比重比较高;而百货业,食品业,饮服业所占比重过低,但实际並不会低,因集团和超商以百货,食品,饮服为主体,都经营这类商品和服务。同時食品,饮服行业进入门槛低,中小企业为主,大企业少,因此占比不高。
四. 上海的大型商业经营状况
A行业经营情况
攴服同口径增长27.85%
食品同口径增长17.05%
生产资料同口径增长7.83%
超商同口径增长6.73%
其他同口径增长-1.52
百货同口径增长-2%
综合同口径增长-11.85
上述数据分析:
a餐服行业经营增长较快,但得益于外资大型企业,百胜年增销售近百亿,一些有特色的,时尚化快攴,如避风塘增长33%,新旺增长37%.传统型攴饮,除苏浙汇.新雅.大富贵取得高增长外,大多数都处于经营严重下行,艰难维持的忕态
b食品行业生产銷售超过全市平均增长水平,其中产销一体化企业,销售增幅高,乐惠增长45.61%,光明增长16.85%,但纯食品銷售企业特别是传统的土特产食品店,多处滑坡状态,如有工埸有产品者其销售还是上升的.
c超商业态前几年迅猛的发展势头,近年有了枊制,出現増速減缓,低于全市平均增幅,在20户相对较大的超商企业中,有7户下降,占30%以上,但外资仍处发展优势,全家.沃尔玛,康城高位增长,麦德龙,欧尚业缋不俗.但外资超商也升降互见,有二家著名外超降幅在10%以上。
联华快客增长快,世纪联华尚可,但值得关注的是几户著名的民企超市降幅很大。
d百货业从06年走出底谷后,又进入了新一辆的寒冬,行业销售出现负增长,20户大型百货企业,10户下降占50%,市区百货业都处于下滑区间,唯有远郊嘉定,青浦,奉贤三户百货平均有20%的增长,市区百货合计下降-5.71%,南京路尚升1.12%,但近几年新发展的徐家汇商圈 4户合计下降 -7.78%,张掦路一户下降-0.11%,虹桥一户下降-11.76%,五角场一户下降-4.32%,各商圈的百货业都有所下降。商业地产在向郊远扩张,使中心城区南京路受到影响,但有外地顾客的因素还是有微弱上升,而中心城区商圈跌幅凄惨,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心区的商业要过煮熬的曰子
B各类所有制企业经营比较
民营商业同口徑增长19.93%
股伤制商业同口徑增长13.64%
外资含合资同口徑增长9.98%
集团综合型同口徑增长-1%
国营商业同口徑增长-6.68%
民营商业增长较快,股份制商业有了法人治理结构,硧立企业的法人地位,经营责任明确,经营能力增长,因此其增幅也超过全市平均幅度.外资商业增幅超过全市商业销售平均增幅的1个百分奌,但占全市商业分额最大的集团商业和国营商业,则都为负增长,这反映了机制存在的问题。
C 两个商业大企业经营情况的比较
上海二家最大的商业集团发展轨迹令人深思,案例颇具典型,很有研究价值。从2009年--2012年四年间一家迅猛发展,一家逐步委缩,
2009年销售比为1;0.43
2010年销售比为1;0.53
2011年销售比为1;0.54
2012年销售比为1:0.87
2012年一家集团销售同比下降30%,四年间销售下降近10%。而另一家四年间销售占比0.43上升到0.87,上升一倍,二家差距缩少。为什么有大不相同的变化,一是体制机制问题,企业改革从放权划小核算单位开始,現在统得过死,经营单位还有什么活力国企改革迫在眉睫。二是专业性集团比综合性集团强。三是商业不能再做纯商业,食品业就是一个例子,集团商业要向生产延伸,和相关上下游业务发展,关键是创新躯动转型发展
D上海商业的滞缓期
从上海大型商业经营数据中,我们看到上海商业正处在滞缓期,上海除了个别商业企业,上升势头强勁。但有26户占26%的企业走下通道,20户企业销售增0—2%,总体上经营优势不再,问题较多,发展乏力。
百家大型商业企业销售业绩,低于全市和全国的平均增长率,上海增长9%,全国增长14.3%,百家商业仅增长2.12%,差全市七亇百分奌,全国十二个百分奌而上海全市己经比全国差五个百分奌,上海商业占全国的销售比逐年下降,现在仅为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