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中国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清晰明了,用词简洁。不需要太专业,就可以看出新领导人,尤其是习近平的工作思路。
没有太多废话,把国内外发展的主要障碍厘清,紧接着提出要做什么,如何做。
我用24个字,归纳明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以帮助大家记忆。
(1)确保粮食安全;(2)着力调整结构;(3)防范地债风险;
(4)平衡地域经济;(5)努力改善民生;(6)提高开放水平。
那么,与其它的经济工作会议相比,本次工作会议的最大亮点是什么呢?
我认为,通过会议的纪要,中国短期的工作重点就是稳增长,而稳增长的另外一层含义就是适当放慢增长速度,为求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打下基础。我估计明年的增长底线是7%,可以争取7.5%。
这个速度对中国来说可能比较低,而比起巴西、印度、俄国和南非等金砖国家,却是很高的。印度的经济增速已经低于5%,其它国家都已经低于2%。巴西2013年的第三季度是负增长。
中国稳增长的基本保障,就是保证粮食和农业的健康发展,就是保证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在产业布局方面,农业成了重中之重,粮食安全成了首要任务。要知道,2013年的粮食总产量超过6亿吨,是1978年总产量的两倍,而且实现了10年的连续增长,这在近代农业发展史上是少见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习近平还要特别强调粮食的绝对安全呢?
首先,粮食安全是保证民生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有了粮食的绝对安全,其它的改革才可以放开手脚去进行。
其次,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和食品工业生产的基础,粮食有了保证,与粮食有关的工业和服务链条也有了保证,同时,就业也就有了保证。农业的投入产出和就业弹性是三大产业最高的,农业有保证了,农村的基本就业和农民的收入也就有保证了。
再次,食品安全,农村的生态环境是中国社会目前的两大难题。解决了粮食问题,还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农村生态建设问题,以及整个环境的改善和保护问题。
总之,粮食安全是稳增长的基石,必须牢牢的把这个基石奠定好了。
稳增长的另一个含义,就是要把消费当作经济增长的基础。投资起关键作用,出口起支撑作用,但都不是基础作用。
消费的重要性表现为两方面。
首先,消费是民生的唯一标准。投资和出口,都是为消费服务的。这一提法,彻底改变了以往为了增长而增长的错误思路。因为,为了增长而增长,环境被破坏了,投资效率低下了,挤兑了消费,也就说挤兑了老百姓实际的生活改善。把消费当成增长的基础,就把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作为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投资的关键作用也好,出口的支撑作用也好,都是为了这个基础服务的。
其次,把消费当成增长的基础,是确保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确保投资不浪费的前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提高整体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
在不追求高速度的同时,中国必须保证就业,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今年有717万大学毕业生,占新增就业岗位的比例超过60%,因此,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和稳定的经济增长密不可分。
这是目前深化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如何提高投资质量,也就说如何提高单位投资的就业量和增加值,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主线。就连进口、引进外资也必须有的放矢,确保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努力培育和开创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新产品和新产业,提高现有产业的技术含量和劳动生产率水平。
当然,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削减传统产业的过剩产能,这可能会引起阵痛。然而,只有忍受这样的阵痛,才能提高新兴产业,尤其是高科技,高环保能力产业的发展速度。
最后,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公平必须挂钩,这是提高增长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收入公平、地区发展平衡、城市发展平衡、公有制和私有制企业的相对平等,是资源最佳配置不可或缺的社会新型结构,是确保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竞相并发的市场基础。另外,提高收入分配的平等度,是确保消费有效增长的前提,也是修炼内功和稳增长的重要保障。
所以,调结构,不仅是产业结构那么简单。它还包含投资结构,产业的空间地理布局,收入在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合理分配,财政和金融体系如何更好的服务不同类型和不同所有制企业发展的需要,等等方面。
打破垄断,打破既得利益阶层的既得利益,从思想和意识形态方面入手,彻底消除人为的所有制差别和城乡差别,才能保证各种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也是建立更加公平和富有竞争力的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保证,更是稳增长、高质量、高公平的重要前提。
附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明年6大任务:着力防控债务风险
2013年12月13日18:59中国广播网我有话说(2,283人参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提明年六大任务
央广网北京12月13日消息(记者马闯)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总结2013年经济工作,提出201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李克强在讲话中阐述了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做了总结讲话。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在极为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稳中求好,实现了良好开局。
会议强调,在肯定形势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食品药品质量堪忧、社会治安状况不佳等突出问题仍没有缓解。
会议认为,明年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但也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新的增长动力源(9.84,-0.07,-0.71%)尚不明朗,大国货币政策、贸易投资格局、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方向都存在不确定性。
会议强调,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任务重大而艰巨。明年进入到“十二五”规划第四年,对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至关重要。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促进经济社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同时,要积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突破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改善。
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完善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营改增试点行业。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来改善宏观调控,寓改革于调控之中。努力释放有效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支撑作用。
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更加注重农产品(8.36,-0.13,-1.53%)质量和食品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二、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要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坚定不移化解产能过剩,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化解产能过剩的决策部署。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各类服务业,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创造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政府要做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促进企业创新的税收政策等工作。
三、着力防控债务风险。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加强源头规范,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明确责任落实,省区市政府要对本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负责任。强化教育和考核,从思想上纠正不正确的政绩导向。
四、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扎扎实实打好扶贫攻坚战。
五、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继续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把做好就业工作摆到突出位置,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化解产能过剩中出现的下岗再就业工作。努力解决好住房问题,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做好棚户区改造。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生态的工作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
六、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保持传统出口优势,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扩大国内转方式调结构所需设备和技术等进口。加快推进自贸区谈判,稳步推进投资协定谈判。营造稳定、透明、公平的投资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走出去的宏观指导和服务,简化对外投资审批程序。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会议强调,必须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总动员,完成决定确定的改革任务时间紧迫。要加强学习、吃透精神,推动全党全社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和中央要求上来。要把握大局、扎实推进,坚持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注重实效、取信于民,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全社会感受到市场环境、创业条件、干部作风在一天天好转。要区分情况、分类推进,对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属于地方和部门可以授权操作的改革,明年和近期就可以加快推进;对涉及面广、需要中央决策的改革,要加快研究提出改革方案,制定具体改革策略;对认识还不深入、但又必须推进的改革,要大胆探索、试点先行;对全会提出的一些需要推进的制度性建设,需要修改完善法律的也要加快研究、尽快启动。党中央已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工作。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指定一个机构负责改革工作,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抓。
会议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团结一心、扎实工作,认真落实这次会议的各项部署,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而共同奋斗。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