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其公告最值得关注的,是第一次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放到了如此之高的地位。这种史无前例的关注,除了体现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锐意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决心,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严重性。如何避免地方债务系统性风险拖累经济发展,如何能形成中国特色的、可持续的地方政府融资模式,将是本届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存在,是客观的、合理的。很多人寄希望于财税体制改革和新税种的征收,会“消灭”地方政府性债务,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要么就是不懂中国的政治经济!姑且不论税收的增加会降低中国经济的活力,财税体制的改革也不可能让中央政府过多地把税收过让给地方政府,毕竟中国地域广阔,要维护统一局面下的顶层改革和必要转移支付,所需要的资金量也将是巨大的。
因此,地方政府性债务举债规模合理、流程规范、预算管理全口径,既是防控地方债务风险的技术要领,也应该是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核心。在此基础之上,如何利用资本市场,降低地方政府融资成本,则是对地方政府官员“财政治理”能力的考验。十八大三中全会,创举式地提出“国家治理”概念,在我看来其核心就是要充分利用各方的参政议政能力,利用市场这支无形的手,提高整体经济运行的效率;而地方政府大可以把这种思路贯彻到实践之中,造福一方的百姓。
从战略全局角度,“地方财政治理”的智慧,应该顺应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脉络。过去三十年,中国走的是一条“增量资产货币化”的道路,地方政府通过金融手段扩大融资杠杆,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提升以土地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是毋庸置疑的理智选择。
但是,“四万亿”投资带来的巨大货币供给,给经济造成了结构性的问题——资产价格上涨过快不仅透支了未来十年的增长潜力,更使得实业投资边际收益下降,城镇化过程中的很多城市甚至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的现象——借用盘古智库城镇化首席研究员易鹏对中央城镇化会议的解读,“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将难以为继,因为城镇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正是因为这种不可逆的城镇化进程,使得地方政府盲目的房地产投资扩张不可持续,无端造就了诸多“空城”、“鬼城”,其背后是所在政府的融资成本飙升和融资平台坏账积累!保守估计,全口径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总规模已经超过二十万亿,坏账率至少在20%以上。难怪中央城镇化会议提出,要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以维持地方政府的金融链条。我们不禁要反问,明知如此大规模的金融坏账存在,社会资金还愿意“蹚这滩浑水”么?
中国改革开放后不长的经济发展史上,大规模金融坏账的冲销现象并不鲜见,如当年的广国投,以及后来建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即坏账银行)等。从结果上看,坏账清理并没有给经济带来太大的冲击——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无外乎就是“央妈”拿着支票本四处埋单,私下里再处理失职官员;亦或是通过坏账银行变卖坏账,私下里再请“央妈”补上亏空。
可惜,当前处理坏账的经济背景已经显著不同,无法照搬照套,因为央妈再开支票就会引发货币过度超发,带来全社会的恶性通胀。前文说过,过去三十年中国增量资产货币化,处理坏账可以“用增量解决存量问题”;展望未来三十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将转型为“存量资产证券化”,而“四万亿”的雪上加霜,使得中国经济已经没有足够的增量空间,解决存量坏账问题了!
没有了万能的央妈,地方政府财政治理的思路也要与时俱进地进行转变,而且谁转变的快谁占便宜!市场期待的,是一种类似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解决坏账的市场化模式,也就是俗称的“一手大棒子,一手胡萝卜”。活生生的例子就是IMF上世纪八十年代对拉美国家,九十年代对东南亚国家,最近几年对南欧五国的模式,通过“期限置换和信用置换”,IMF为困难经济体提供流动性和信用贷款,其交换条件是本地金融的现代化和规范化。
中国的地方政府何尝不需要如此?中央政府只有通过市场化的金融中介机构,督促地方政府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实现举债合理规划、举债流程规范、预算管理全口径,最终做到地方预算信息公开,才能给金融资本一个稳定的预期,化解地方政府的系统性债务风险。同时,央妈可以作为市场金融中介的强大后盾,一方面可以为坏账资产证券化增信,降低坏账处理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地方政府以信心,谁先规范、谁的财富损失最小!
从长远上看,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投资者,一定是那些投资回报要求稳定、收益率要求低的机构投资者,对诸如社保基金、保险(放心保)基金都是上佳的选择。在这一点上,中国可以参考同样经济政治管理权集中的法国,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所依托的,就是以社保基金、保险基金和财政部投资基金为主体的地方政府财务服务中介(LGFA, Local Government Financial Agency),最近邮储银行又加入了机构投资者的队伍。
总之,依靠信息公开的金融市场降低地方政府融资成本,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是王道!这不正是中央城镇化会议所期待的多元化融资前景么?
城镇化进程不可逆 天量资金哪里来呢
评论
编辑推荐
2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