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学腐败乱象该如何破解?


 

 

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处长因腐败问题被查处,涉案金额达亿元以上的消息,引起了不小的社会震动。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学的腐败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应该有着其必然性。前段时间,曾经有过大学校长级别的腐败分子,因为基建工程的贪腐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此次又变成了大学自主招生的问题,可见大学贪腐问题已经处于积重难返的状况。大学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当然不会是清水衙门,更何况国内大学又有着很大的特殊性,成为社会腐败的重灾区,自然有其必然性的一面。

首先,国内的大学均属事业单位,是官场的延伸,有着浓重的行政化色彩,大学的各级领导都有着相应的行政级别。官场中的种种弊端,这里一样也不少,而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大学远离社会公众及大众传媒的监督视线,其腐败的严重程度往往超乎人们的想象。其次,由于国人心中有着强烈的望子成龙的心理,在孩子上大学的问题上,往往不具备足够的理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腐败分子的猖獗提供了滋生和泛滥的土壤。记得当年流传的一句语录很有气势:“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意思是事情发展到极端了,就会走向它的反面。国内的大学的确已经严重畸形,校长们一门心思想着如何成为正厅级、副部级,各职能部门的头头想着怎样以权换钱,博导们则想着怎样争取更多的科研基金来中饱私囊,学生们就想着如何讨好老师以顺利拿到文凭。至于教学质量、素质技能的提升,如何适应社会需求等,则完全成为了学校各路人等的弃儿,被完全丢到了脑后。可惜国家每年的巨额投入,可怜那些辛勤劳作的父母倾囊相助,竟落得了如此悲惨结果。

这样的局面再也不能持续下去了,我们的各级领导头脑中都有着一根紧绷的神经,那就是维稳。而大学乱象的根除就是维稳必须面对的挑战,再那样下去,百姓真要振臂高呼了呀。如今的国人,都已经从宽敞的校园、崭新的建筑、虚幻的口号等假象中走了出来,如果大学四年所收获的除了空洞的文凭之外一无所有的话,国人面对毕业即失业的惨象,是不可能等闲视之的。更何况,那时的维稳压力绝非组织人群集体“散步”那样单纯,它将直接危及国家的前途。围绕人大招生官员的腐败案,各界给出了许多有益的破解思路。比如大学的坚决去行政化问题,在三中全会通过的改革决定中已经有了这方面的考虑,但关键还是要下决心尽快落到实处。还有就是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问题,尽管现在上大学的难度已经大为减低,但名牌大学依然难进,这样的难题如何破解呢?

近来一个新鲜的字眼令人眼前一亮:慕课,就是借助网络的途径,将名牌大学的名师教学课程放到网上,学生可以自由选修,完成一定的课程组合学习之后,凭该学习成绩前去相关雇主那里去应聘,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理想状况。这样的网络学习构想,在美国正在成为现实,在我们国内也已经有了很好的苗头。相信会涌现出创办此类新型网络大学的马云们,为莘莘学子们的成才铺就理想的求学之路,这恐怕是根除国内种种大学腐败乱象的根本出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