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铁娘子”的失败教训!


 领导力:“铁娘子”的失败教训!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做领导就像做淑女。如果还需提醒人们注意这一点的话,那你就不是真正的领导或淑女。”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出自丽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名言,而这位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前首相已于昨天去世。她明白领导力不在于头衔、拍照或拗造型。真正的领导力在于真实可靠、为原则挺身而出,即便是(或许尤其是)要面对强烈的抗议的时候。
 
对于她的热心崇拜者来说,玛格丽特是一位标志性的民族女英雄,她结束了英国二战后的衰落周期。而愤怒的批评者则将其视为好斗的工业破坏者。但没人怀疑她一丝不苟的决心。2013年4月8日,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Margaret Thatcher)因中风去世,享年87岁。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领导人之一。时间稍稍往前追溯,这一两年来,随着电影《铁娘子》的热映,领导力学者们都借机大谈撒切尔夫人的生活和职业生涯教训。
 
在影片中,年老色衰、风光不再的撒切尔,回顾了她权极一时的过往。但是,无论对于撒切尔夫人自己,还是我们,或许最重要也最明显的教训就是她失败的中年转型。和我们许多人一样,撒切尔夫人是自己成功的受害者。
 
撒切尔夫人曾是政治圈的局外人,但她依靠自身的刻苦努力,利用一切机会积累了政治资本,拓展了人脉,提高了知名度。她正式跻身政界时还不满34岁,这给媒体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新闻点——“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国会议员”。她为自己的第一次演讲精心挑选了“新闻自由”这一主题,下足功夫做了深入研究,因为她知道这会让媒体兴奋不已。
 
进入职业生涯中期后,饱经政治历练的撒切尔夫人,经过深思熟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治风格。她试图以自己的人生为英国传达这样一个启示:通过努力赢回民族自决和自尊。无论你是否赞同她的政治信念,她有自己的完整思路,而且对此笃定不疑。这种信念使她脱颖而出,打入了政商界高层。想想看,无论在哪个领域,就算你才华出众、交游广阔,如果没有与众不同的特质,你很难做到最好。
 
常言道,“有所得必有所失”。撒切尔夫人的成功也为自己的垮台埋下了种子。以“铁娘子”著称于世后,她越来越坚信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愈发认为自己的独断专行是理所当然的。她仍然可以通过巧舌雄辩来击败其他任何人,甚至更加精于此道了。
 
“没有我的固执,我们会有什么结果?”当盟友们背弃她的理念时,撒切尔夫人只有把自己当作惟一的盟友。而在被问及为什么会选择独自反对欧洲汇率机制时,她表现出强势人物的偏执一面:“我就知道他们会联合起来反对我。但是,谢天谢地,我有我的理由!”最终,众叛亲离的她在四面楚歌中被迫下台。
 
一旦成了固执和钢铁意志的代名词,在战略环境不断变化的局面下,铁娘子如何能重塑一个善于合作的领导形象?如果她一直惯于树敌,她又该如何调整自身,试着协调各方的需求?撒切尔夫人(后被封为撒切尔女男爵,但这一称号一直与她不相称)执政期间改变了英国人看待自身的方式,也改变了世界看待英国的方式。
 
与此同时,她推动实现了“国退民进”。这样说基本上是对的。许多人仍然钦佩她的勇气和刚毅,当今这一代政界人士似乎已经丧失了这些品质;许多人,尤其是英格兰北部和苏格兰传统工业腹地的人们,则痛骂她将他们的社区摧毁殆尽。
 
谭小芳老师表示(官网:www.xingzhengguanli.com)领导力的通俗定义也倾向于外化。许多定义都关注领导力的外部表现——如洞察力、判断力、创造性、驱动力、人格魅力、公众表现等等——而不是触及领导力的本质。这种外部模式延续到了组织层面。人们常常因自己的外部优势而得到认可。
 
成功常常以营收、利润、新产品突破、成本控制、市场份额以及其它许多熟悉的指标来衡量。显然,实现和衡量外部结果是有价值的。但这不是真正问题。更多相关问题是(1)什么产生了外部结果?(2)什么能使好的外部结果得以持续?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领导力”。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伟大的领导力”,“真实可靠”的领导力。真正的领导力来源于“诚实”。诚实地将他人之需置于自己的需求前。诚实地交流信息,包括正面和负面的信息。诚实地接受(欢迎)异于自己的观点。诚实地做到价值观与行为的一致(听起来很像“正直”,不是吗?)
 
真正的领导力还来源于“明晰”。明晰你代表什么,不代表什么。在由无穷无尽的选择构成的浩瀚汪洋中明晰你的航线,利用价值观的指南针使自己一直保持在正确的航道上,并且在出现短暂偏离时对路线进行必要的修正。
 
什么是真正的领导力?谭老师表示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的另一句名言能够给了我们一些点拨。这句话就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是,最终你用光了其他人的钱。”表面上看,这似乎有关于政治和经济。但它凸显出了这样一种重要性,那就是要拒绝那种喜欢对原则“自己说了算”的领导力陷阱。
 
现代对领导有一些新的定义,要求具有“合作、尊重、平等”。有的新入职场的员工,一二年后,工作很好,并且很快获得提升,这是因为他懂得参与、配合、支持,这是作为一个领导者的基本素养获得了认可,和同事的工作本身就是是否具有领导力强弱的体现。一个领导者还需要具有理解抽象概念能力和从小志向确立。如何培养学生就有这两项是大有讲究的,也是需要科学依据的。
 
现代企业呼唤有作为、有魅力的领导者,但是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领导者?一个富有感召力的领导者应具备哪些能力素质、人格特征以及领导模式?领导者与管理者有何区别?管理者出局的原因有哪些?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多人并不知晓。谭老师表示领导也是一门艺术。
 
谭小芳老师谭老师(预定领导力培训,请联系15003842692)表示表示,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至尊者至刚”。看一个人意志的强弱、胆略的大小,并非仅仅看其外在的表现形式,而常常要看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常常说谈虎色变,令人闻风丧胆,虎靠的就是万兽之王的威慑力。敬而生畏,需要实力;威而不怒,需要实力;摄服于心,需要的还是实力。谭小芳老师提出了领导力的七大法则:
 
第一、领导者不能等待 
只是依赖一个绚丽的目标是很难让每个人对未来都充满希望的。你必须要用成果让他们知道。因此最初的胜利至关重要,因为它将是以后行动胜利的导火索。为了保持动力并让人们重新树立起我们可以创造优质的教育体系的信心,我们必须有可预见的信号来表明事情正在发生改变。
 
领导机会确实是人生中的一次冒险,需要具有先锋精神。创始一个新的组织,扭转失败的经营方式,提升社会地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些都是促进人类发展的成功要素。等待开始行动的许可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应具有的特征。带有一种紧迫感来行动才是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特征。如果你将成为今天或者未来的领导者,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你要发起一次探险航行。 
 
第二:领导者应有的品质 
真正的领导者应该是“诚实、有前瞻性、富有激情、有能力、能胜任的”。领导力的第一定律:“如果你不相信传递信息的人,你就不会相信信息的真实性。” 个人信用的核心是他们的信仰。、
 
人们期待他们的领导者是具备某种立场的,并且有自信和勇气。如果领导者不能明确他们所相信的是什么,那他们就有可能会随着各种潮流或投票结果来改变他们的立场。因此,领导力可信性建立的第一里程碑就是个人价值观的明确性。
 
第三:前瞻性
我们不仅需要领导者是值得信赖的,我们还需要他们具有前瞻性:他们要有目标和远见。这个能力可以展现社会发展和未来前景,事实上,这是一个领导者区分于其他可信资源的重要因素。
 
第四:分享价值 
对于领导者来讲,坦率地说出目标和价值观也很重要,他们所说的必须和他们的支持者的志向是一致的。支持者也是有自己的需求、兴趣、理想和信仰的。如果领导者所提倡的价值不代表其支持者的意向,那么他们就不能够动员人们整体行动一致。领导者必须要得到大众的一致意见,这种一致的意见是建立在共同事业和共同原则上的。他们必须建立一个有共同价值观的共同体。
 
第五:团队精神 
 在集体成员中创造竞争不是一个展示成员表现出色的良好途径;特别是在环境极其具有挑战性和紧急的情况下,培养合作精神才是对的。学者兼大学讲师阿尔菲"考恩(Alfie Kohn)在《没有竞争:反对竞争的案例(1986)》中是这样解释的:“简单来讲:为什么竞争不能加速成功?
 
是因为尝试着去做得更好,和尝试去打败别人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一个是达到最高峰,另外一个是让别人失败。一个是成功,另外一个是服从。真正的领导者应集中在给消费者创造价值,给学生传授智慧和技术,给病人祝福,让他们的居民感到骄傲,这些胜于集中在和别人竞争上。
 
第六:言行一致 
 
要求别人去改变,只凭借领导者鼓舞人心的演讲是不够的。虽然具有说服力的言词是鼓舞人们精神所必要的,但是聪明的领导者都知道权力是根据事实得来的。他们期望领导者可以表露出来,集中精神,并且直接参与到获得成功的过程当中来。
 
领导者会抓住每一个机会来向其他人展现他们自己深深渴望支持的例子。用以身作则来说明他们是怎样将远见和价值切实实施的。这就是他们怎样体现个人价值的证据。这些证据就是人们所寻找和敬佩,并愿意追随的领导者的特征。 
 
第七:每个人都拥有领导力 
人们总是将领导力与高职位联系在一起。但是领导力不是一个位置,它是一个过程。领导是由有效的技巧来组成,无论他是在总统套房内还是在前线,无论是在主导地位上还是在辅助地位上,这些技巧都是十分有用的。我们通过研究发现,成就来自众人对你的号召的跟随与响应,这才是让人心悦诚服的。领导不是那些具有领袖气质的人拥有的私人物品。
 
领导力意味着我们总能从宏观和大局出发分析问题,在从事具体工作时保持自己的既定目标和使命不变;领导力也意味着我们可以更容易地跳出一人、一事的层面,用一种整体化的、均衡的思路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