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的小说月报是在年前就开始读的,快读完的时候,老家忽然有事了,就只好放下了,今天上午草草读完了最后一篇《大建商》,算是完成了对这期小说的阅读。
总体说,这期的小说有几篇还是很不错的。这几天,一直无法忘记的小说有李铁的《男女关系》,晓苏的《回忆一双绣花鞋》,周建新的《斑海豹》,南翔的《哭泣的白鹳》。
先说李铁的《男女关系》。记得去年小说月报3期就曾有他的一个中篇《李杜的憧憬》,当时就很喜欢他的工业题材的小说。工业题材的小说不好写,写出深度更难,而这篇《男女关系》却通过工厂里的几件事情写出了人性的深度。小说开篇就很吸引人:我和杜小蕊、吴志文有着令人难以相信的男女关系。然后通过作者的叙述,一层层揭开这种所谓的男女关系,其实是善与恶的关系。小说里描写的工厂生活放在现在是陌生的,而在那个年代却是真实的,包括“我”和杜小蕊睡在一起却能保持清白,也是让人相信的。在小说的结尾,作者抛出来的也是一个比较深刻的话题:妻子冷笑一声,说,你们守住的不就是一种形式吗?我浑身一抖,一时说不出话来。的确,形式和内容,哪个更重要,还真不好回答。这篇小说语言老道,叙述从容不迫,我喜欢。
再说晓苏的《回忆一双绣花鞋》。不知道为什么,我特别喜欢这位作家的小说。在我的印象里,他的《我们的隐私》、《花被窝》都让我爱不释手。晓苏的选材很独特,而所反应的主题又很前卫,可以说是对人性解放的一种探索。比如这篇《回忆一双绣花鞋》,在金菊知道了温九的婚外情之后,不仅没有恶语相向,还要去镇上看看那个和丈夫有婚外情的女人,这样的肚量恐怕不是一般人会有的。小说虽短,却透过琐碎的生活细节给我们揭示了人生的一个大命题,在对待婚外恋上,我们应该持一种怎样的态度。我喜欢晓苏的小说语言和叙述节奏,更喜欢他所营造的故事氛围,读来令人感到温暖。
这期的小说有两篇是写我们的生存环境的,读来让人有一种紧迫感。周建新的《斑海豹》写海洋污染的,海洋之大,大到我们无法想象的地步,可就是这样广阔的天地,也被人类污染到让动物们无法生存的地步了。与其说是斑海豹的减少,不如说是人类在给自己挖下了坟墓,这让我想到了最近的雾霾,现在的确到了我们该反省的地步了,再这样无休止的破坏下去,我们真的没有落脚之地了。小说的最后写“老桅”腿变短了,和海豹一样生吞活剥蟹子,读来令人惊心动魄。南翔的《哭泣的白鹳》与《斑海豹》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说《斑海豹》中老桅的行为还是被动的话,那么《哭泣的白鹳》中鹅头的行为就是主动了。鹅头的死会换来人们的觉醒吗?鹅头的死会让那些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作为吗?答案是否定的,在没有监督,人人向钱看的前提下,鹅头的死是微不足道的,我觉得反应环境问题的小说在以后会越来越多,因为我们都到了无法呼吸的地步了。
在这期小说中,还有一篇很独特的小说:《师傅》,我想小说月报选载它也是因为它写作上的独特。小说情节的跳跃性较大,读起来很费劲,我想写起来也不会省事。
其他几篇也各有千秋,不再详述。有一个小瑕疵,依旧要指出来,请编者谅解。在105页第二段“忽忽悠悠问,她已喝下七八杯”,其中的“问”,我觉得应该是“间”,不知道是不是这样?(1300字)(2013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