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疯狂印钞是中国之福OR祸?


     
 
针对全球货币战争的隐忧,刚刚闭幕的G20会议发表联合公报称,要“坚决抵制竞争性货币贬值,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抵制归抵制,日本大推货币宽松新政、日元加速贬值已经成了既成事实,而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在奥巴马继任后进一步加剧了,美元正在肆无忌惮地贬值。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信誓旦旦的抵制声明,G20会议并没有对日美超发货币进行公开指责,难道是对政府操纵汇率的一种默许?
截至2012年末中国M2余额高达近10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一的货币供应现状,使中国背上了“全球最大印钞机”的尴尬罪名,近来饱受诟病。日本和美国开足马力疯狂印钞,可谓救中国于超发货币的“水火”之中,让国人了解、见识来自国外更加恐怖的印钞机,从而对本国超发货币现象予以理解和赞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如果日美印钞真这么简单,那就天下太平了。日美继续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其祸至少有三。
其一,破财之祸。法国前总统萨科齐的经济顾问雅克·阿塔利在其著作《国家的破产》一书中指出:“月收入不足1000欧元的中国人,却将省吃俭用的血汗钱供养着收入10倍于己的美国人。”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数据显示,中国持有美债总额突破1.2万亿美元,仍为美国最大债权国。
由于国内经济持续萧条,美、日、欧一直靠“量化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开足马力大印钞票,并通过大量发行国债吸引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购买,促进美国经济复苏,而债主们借给美国的血汗钱(债务)随着美元的贬值而不断地缩水蒸发。
其二,通胀之祸。让本国货币贬值,从而提高本国商品的出口竞争能力,靠出口来摆脱国内的经济低迷,是日本等国家的如意算盘。虽然G20的联合声明指出“我们不会为了提高本国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而降低我们的汇率”,但是在国际竞争中谁也不是傻瓜。因此一旦美元、日元、欧元贬值,各国货币都会竞相贬值,被迫卷入货币超发大战。中国已深陷泥潭无法自拔,印度中央银行9个月来首次放松银根宣布降息,其他更多发展中国家则无限纠结。
然而,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国际化程度较低,主要在国内流动,超发的货币无处消化,必然加剧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发达国家的超发货币通过各种改头换面的形式堂而皇之地进入发展中国家,美国印的钞票埋单的是全世界人民,而中国印的钞票却只能让中国人自己消化。于是乎,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而在国内的购买力却急剧下降。
其三,战争之祸。日本经济近年来持续萎靡不振,特别是去年钓鱼岛主权风波之后,对华贸易直线下滑。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去年底上台后加速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目前来看对于提振国内经济收效甚微,日本经济连续三个季度出现负增长,2012年第四季度实际GDP环比下滑0.1%。若日政府为转移国内经济矛盾再次挑起钓鱼岛主权争端,或不排除引发中日局部战争。
一言以蔽之,日美疯狂印钞,表面上或解中国“印钞机”水火之急,实则是祸水外引。因此,“坚决抵制竞争性货币贬值”如果只是纸上谈兵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