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与公司一起成长


 谁是企业中最需要的人才?真正的人才,不论工作多难、多苦、多复杂,都能挺身而出,都有能力去解决!

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与公司一起成长

 

现代企业的资源观认为,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只有通过稀缺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价值创造过程才能获得。传统的竞争优势如自然资源、技术、规模经济等,日益变得易于模仿。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而人才的价值又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一个人才的竞争力必须表现为卓越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就是一文不值。因此,好员工必须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企业的工作,可分成“例行”工作及“解决问题”的工作,通常是愈富有解决问题性质的工作,岗位越重要,但所承受的压力也愈大。

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决定了其工作绩效的高低。解决的问题越多、越好,这个员工的能力就越强,价值就越大。“能力与解决问题是成正比的”。

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结合企业的愿景、战略和岗位职能,运用观念、规则、工作程序方法等对客观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那些有很强的解决问题能力的人往往能够创造卓越的业绩,而那些欠缺这一能力的人则刚好相反。IBM的一位高级经理就表示,绩效的获得来自于解决问题的能力。日常工作的种类繁多,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多大的工作量完全取决于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多员工认为,解决问题是高层领导的事,自己只要做好执行工作就行了。事实上,即使是最基层的优秀员工,每天也不断追求出色地解决日常营运中的各种问题。

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问题接踵而来而且复杂度不断升高时,能够系统地找出问题的成因,对症下药,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解决问题。

一个真正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人,不论你把什么事交给他,他大部分时候都能把事情办成,不论这些事情有多困难!

在企业里,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达成组织的目标。如果不能解决问题,一切工作都是白做。很多人整天忙得团团转,却难有好效果,可以说,他们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些人不会得到上司和同事的认可。而另一些人,却有条不紊,成绩斐然,迅速获得认可与重用。因为他们是在用心做事,而且具备工作的能力。没有能力,我们只能是有效率而无效果地做事,没有能力,就不能顺利地解决问题,也就不能达成我们的目标。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职业人的硬性条件,它直接决定的了我们是否能够承担起责任,胜任工作。

先看一个故事吧:

森林里的鸟儿在一起开会,要推举一位勇敢的国王来领导和保护大家。一心想做国王的孔雀先开口说:“各位,大家就选我吧,我的羽毛是最美的。”但大家都没有选择孔雀,因为都感觉孔雀不具备领导和保护他们的能力。他们最后都选择了强悍的、有责任心的老鹰为百鸟之王。

这个故事暗示了一个道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责任心是制胜的关键。

解决困难时要做到多角度思维:

圆珠笔在诞生之后,因为笔尖的磨损,经常造成油墨的泄漏,弄脏衣物和纸张,而众多技术人员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提高笔尖的坚固方面,例如采用硬度最高的金刚石,却因为不合实际陷入困局。后来日本一男子转而从油墨入手,他经过试验发现普通的滚珠在书写15000字左右就会变小,发生漏墨现象。于是他把笔芯里的油墨减少,控制在能书写15000字的容量,当笔尖磨损时,油墨就用完了,这样就圆满解决了笔头漏墨的问题。

当市场陷入价格战的泥沼的时候,解决与竞争对手死磕到底的难题,也许就得考虑抽身而出,从另一个角度和它进行较量,这就是解决问题时要考虑的多角度思维。

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取决于你具有什么样的观念。再看一个经典案例:

有个推销员到一个岛上推销鞋。他发现这个岛上的每个人都光着脚走,没有穿鞋,于是认为,这里的人都不穿鞋,谁买鞋呀?马上通知厂里“不要运鞋来了,这个岛上没有鞋的销路”;第二个推销员来到同一个岛上一看,哇!每一个人都没穿鞋啊,如果每个人买一双鞋,会有多大的销路呀?马上打电报回厂:这个岛屿上鞋的销售市场太大了,赶快运鞋来。当然,第二个推销员要想让岛上的人都买他的鞋,肯定要做一番宣传、说服工作,还要请人家试穿一下。结果,就会因他的行为改变了岛上人的生活质量而大开销路。

这个故事给予我们的启示是:观念决定方法,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观念对行为有指导作用。

只有具备了关键的问题解决能力的优秀员工,才是称职的职业人。这样的职业人,都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第一种能力是目标关注能力。

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职业人首先是能够迅速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并能够集中精力关注目标的人。有的人一天做很多事情,整天忙得焦头烂额,但效果却极差。为什么?目标分散,不能聚焦。我们的员工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要首先想到做这件事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想明白后再做。

第二种能力是计划管理能力。

职业人的工作效率首先来自于出色的计划管理能力。工作能力首先是体现在你的组织和计划性上的,同时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提高效率。应变能力,说穿了,还是你经验的问题,经验多了,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自然应变自如了。

第三种能力是深度沟通能力。

美国著名企业家卡内基先生曾指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因素,只有15%是由他的专业技术决定的,另外的85%则要靠人际关系。在这个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要想使自己成功就应该强化自身的沟通能力。企业管理过程的大量问题也是沟通问题,甚至有的企业家称:“企业中99%的问题都是沟通造成的。”可谓“管理即沟通”。具备强大的沟通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第四种能力是适应矛盾的能力。

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有大量相互矛盾的事情,很难找到十分绝对的问题,更是很少存在唯一的最佳答案。如果总是用“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问题往往难以解决,甚至可能把问题引向死胡同。因此,职业人要善于适应矛盾,避免绝对化地看问题,拥有开阔的思维,不固守成功经验,既能这样又能那样,追求解决问题方案的开放性,不钻牛角尖。

第五种能力是做事全神贯注的能力。

“未来不迎,既过不恋,当时不杂”,曾国藩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对于那些已经过去的事情,不要过于留恋;现在做的事情要清晰、有条理;那些将来可以发生的事情,还没有到眼前,不要着急处理。这可以说是曾国藩一生的职业总结。职业人要善于选择最重要的事情投入全部精力解决,有些事情则需要快速遗忘。

第六种能力是执行到位能力。

就个人而言,执行到位能力就是将事情做到位的能力,这是一切职业人的基本能力。如果不能说到做到,做事又不到位,职业人也就缺少了立身之本,一切设想就会沦为梦想,一切问题仍然会是问题,甚至成为更加严重的问题。

具备这6种能力,是成功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应该努力地去培养这些能力。当问题来临的时候,我们会泰然处之,灵活地去处理它们。培养能力也是为了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勤学多做,才能提高自己的洞察力,观察力,分析能力,诊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些看似很复杂的问题其实答案却很简单,关键在如何找准问题的突破点。优秀的员工,是最擅长解决问题的员工。他应该拥有创新思维,联想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举一反三能力,情境设计能力等等。一言以蔽之,面对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对问题负责,勇敢地面对问题,开动脑筋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