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奇观洛阳伊川天然石龍


    二月二龍抬头 天然奇观洛阳伊川天然石龍

                                 

                          文图:翟智高

天然石龙位于洛阳龍門伊阙南部伊川大莘店龍头沟,这里有九条沟溪,世称九龙之地。沟中有泉曰黄龙泉。石龙即位于龙泉之北沟壁上。神奇的是该地区皆为深厚黄土,唯石龙是天然岩石层,龙泉水常年流淌不息。长达九十余米的巨型天然石龙,被誉为天然第一龍"世界第九大奇迹" 巨型天然石龙的发现,揭开了中华龙神秘的面纱。这个由天然岩石组成的石龙,长九十余米,高近十米。所有关于龙的特征应有尽有。史料中关于神龙的记载,在这里均能得到印证。北京大学考古学家李仰松先生赞叹伊川天然石龙:石龙腾飞中华志,古今敬仰民族魂。原中国古都学会会长史念海先生题词:天造地设,蔚为奇观
天然石龙形象类似的通天神物,下图为天然石龙照片:

 

《竹书纪年》记载:“炎帝神农氏,其初国伊,继国耆,合称,又曰伊耆氏。” 宋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四库全书》、《帝王世纪纂要》均沿袭《竹书纪年》的记述。伊川古有“伊侯国”之称,安阳殷墟甲骨文卜辞中有“又牧于伊侯”的记载。

“炎帝神农氏,其初国伊”。第一代炎帝神农氏诞生即在伊,据《春秋纬·元命苞》记载:“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农。人面龙颜,好耕,是谓神农,始为天子。” 这是流传千载的创世传说,少典妃有娇氏女登曾在此处游玩,看到这个巨大逼真的石龙,心中惊喜万分,敬之为神龙。女登诚惶诚恐、激动、兴奋。回去后把自己的所见之石(神)龙的景象告知少典,少典是伏羲的后代,属龙族,当然也高兴激动,后来女登孕而生子,其子长大后教民发展农业,研究历法,确定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成为农业之神,即为炎帝神农。因神农是有娇氏女登看到石神龙后生的孩子,又称神龙氏。后世就把少典妃感神龙首生炎帝神农的事变成神话传说流传下来。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之说就传开了。

龙既然是人们敬畏的通天神灵和寄托的精神象征,于是,水中能游的鱼、鳄,地上能爬的蛇、蜥蜴,天上能飞的鹰,会奔跑的鹿、马、驼、虎、牛等等,都被幻化为龙的一部分。对中华民族文明与进步有重大贡献的盘古、伏羲、女娲、三皇五帝和历代各民族的杰出人物,也被作为龙的代表或龙的化身。
 
  由石龙向东的常羊山岭,有伊川古城南有裴李岗文化和伊川土门仰韶文化遗址,是炎帝神农氏在这里生活的佐证。
      
天然石龙有关龙的特点一应俱全,且象形逼真,神形兼备,这是其他任何时期人工塑造的龙所无法比拟的。天然石龙的形象是上古先民心目中想象的通天神物,有巨大的形体,巨口、有牙、有眼,头上有角,曲折蜿蜒之身,背上有飞翼,身下有足。春夏秋冬四季,因不同季节太阳照射角度不同,草木颜色不同,天然石龙身上参差不平的石块产生的阴影也不同,好像神龙能不断的变化和变幻,时而模糊,时而清晰。于是先民就以石龙为原型,幻化出一种与天然石龙形象类似的通天神物。

春季,石龙四周的草木发芽,石龙看起来清晰,被认为是龙登天之象。  空中的闪电成了这个神物腾飞太空时的形象,呼隆隆的雷鸣成了它呼风唤雨的叫声,百姓祭祀神龙,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夏天,草木繁茂,石龙被草木所覆盖,百姓认为龙到天上行云布雨去了,但隐约可见龙的雄姿,正是龙或跃在渊的潜龙实景。

 

  秋季,石龙身上的草比周围土上的草先枯黄,好像龙又从天上回来了。

 

  冬季,草木干枯,石龙的颜色与周围土色一样,不易识别,尤如龙潜藏起来,即潜龙勿用。当大雪过后,天气放晴,石龙身上的雪先溶化,周围白雪尤如天上的白云,石龙好象在云中腾飞,为飞龙在天之象。

 

 

 

   这就是《说文解字》上对龙的描绘:龙,能大能小,能短能长,能幽能明,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肉飞之形。
     
《易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在乾卦中,对龙的六种形态有形象的描绘。即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孔子对龙的这六种形态有很精辟的论述: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拨,潜龙也。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君德也。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子曰: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九五曰:飞龙在天。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上九曰: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卦曰:见群龙无首,吉。孔子曰:龙神威而精处。(参见《易经.文言》)。       所以,观石龙的六种卦象应选择合适的季节和时间。易字上为日,下为月,日月变化使石龙也在变化,《易经》中所说的与时消息,是说一切事务都在变化之中,不会永远一成不变。又给我们一种启迪,人在不得志的时候,犹如潜龙,但要有拼搏奋斗或跃在渊的精神,经过努力可以实现飞龙在天的愿望。但得志的时候应有亢龙有悔的自知之明。也启发人们要根据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再根据变化的规律制定发展规划,这就是今天所说的与时俱进。故龙之变化在易经中为最吉祥的卦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