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计划(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德育工作计划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德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全员育人观念,抓住养成教育重点,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作用,扎实工作,不断推进我乡德育工作发展。

二、工作重点

1、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五爱教育(爱生命、爱科学、爱家庭、爱学校、爱社会)、四个学会教育(即学会尊重、学会沟通、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在突出重点、抓出实效、创出特色上做文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班主任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使全体教职工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机制。
    2
、强化法制教育,预防违法犯罪。充分利用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时机,加强以宪法为核心内容的法制教育,继续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并把学习宣传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作为宣传重点,同时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纳入生命教育,使学生珍视生命。
    3
、继续拓宽德育工作途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横向贯通的德育网络,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利用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开辟一方精神家园。
   5、加强德育教科研工作,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意识,加强教师间的互助合作,提升学校德育整体实效。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优化德育途径,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1、利用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向学生进行主题教育。以此为契机,向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

2、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一日常规》,规范言行,向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使规范外化为行动,内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质。各班评选行为规范示范学生,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

3、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开放性德育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实践和体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加强德育阵地建设,开展德育传统活动
  加强德育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继续建设和利用好升旗仪式、板报、校园宣传栏等校内德育教育资源,整合社会德育资源,努力为学生提供开阔眼界、提高素质、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精神园地。

(三)广开渠道,健全家校联系制度
  继续拓宽德育工作途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横向贯通的德育网络,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子能力。
  充分利用家访、通讯联系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共育时代新人。
  (四)加强德育教科研工作
   不断探索科学的德育工作方法,寻求新形势下现代德育教育途径。综合学校、家庭、社会的综合力量,提高德育科研能力,提升学校德育整体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