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感恩的认识


 恩,表示给自己的好处。“恩”字从心,从因。指爱心、慈爱之心意为承上启下联合起来表示一颗爱心,上承自祖先,下推至子孙。爱心的承启和推演,形成累世传承的慈爱。《说文》:“恩,惠也。”;《礼记·丧服四制》:“恩者,仁也。”; 《韩非子·用人》:“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母之恩德: 第一、 怀胎守护恩;第二、 临产受苦恩;第三、 生子忘忧恩;第四、 咽苦吐甘恩;第五、 回干就湿恩;第六、 哺乳养育恩;第七、 洗濯不净恩;第八、 远行忆念恩;第九、 深加体恤恩;第十、 究竟怜愍恩。”

人要感恩,也就是人要感觉人家对自己的好处,《赵壹·穷鸟赋》:“鸟也虽顽,犹识旧恩。内以书心,外以告天。”非人之鸟犹识旧恩,更何况人,不感恩的人就连顽鸟都不如。但是人间却往往有很多人是不懂得感恩的。他们身受人家的好处,却认为那是自己当然应该获得的,何须感恩,因为根本就不存在恩。

感恩始于识恩,恩即好处,凡是对人或事物有利的因素都称为好处。好处存在的地方也必是美好的地方,美好的地方当然也就十分能够诱引人们趋向之。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之一: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花柳满皇都。·范成大《许季韶水乡席上》诗:“青山绿浦竹间明,彷佛苕溪好处行。” 这都是自然界给予人们的好处,人们当记住,千万不要以为这是自然界欠我们人类的,是我们人类当得的。人们应当牢牢记住自然界给予人们的恩惠。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古先圣人之所以被人们公认为是圣人,就因他们具有利他的精神,由无我而托出,也就是他们给予了人们众多好处。凡人在实践利他时,也就是好处汨出之时。有利于他人之行,就是好处诞生的地方。当别人在实践利他的时候,要牢牢记住别人的恩惠。

感恩是人的一种美德,善于感恩的人,就能体会善行,就能够知好,也就因为是体会到善行,所以感恩了;也就因为是知好,所以感恩了。感恩之后就会想到图报,图报始于感恩。图报可能产生善行,也可能产生恶行,报仇的行为常常是恶行,报恩的行为就必定是善行。

知恩,感恩,图报,报恩,善行,美行,构成一条风景线,形成一条灿烂的行为链,在美好和谐发展进步的社会生活模式中,这样的风景线这样的行为链比比皆是,成为编织美好和谐发展进步的社会生活模式的经纬。人们若期望追求社会美好、社会和谐、社会发展、社会进步,那就在自己的生活中注入知恩,懂得感恩,常怀图报,投入报恩,力践善行,常绘美行。使自己成为一条风景线的主人,使自己成为一条灿烂行为链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