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315”,相比于往年又有了些许进步,从2012年对宜家家居和麦当劳之类的大牌的曝光,到了对貌似神圣的企业与品牌的声讨。数码领域的国际老大苹果公司成为被曝光最为耀眼的一个企业。
苹果在中国享受到令人艳羡的品牌忠诚度的支撑。
为了在第一时间买到一款新的产品,消费者往往会通宵地在很冷的寒风当中排队,有的粉丝非常地节约,因为他们为了追逐心中的那份喜爱和时尚,常常都会精打细算、节衣缩食,甚至不惜以卖血卖肾等伤害自己的身体为代价,在他们看来,购买苹果产品的迫切性高于一切,包括刚性需求、孝心与基本义务都居于次要位置。
对于忠诚度如此之高的消费群体,苹果的态度却是令人难以教授的冷漠与残忍。由于苹果手机高度一体化维修难度大,苹果公司对于出现故障的手机除摄象头、振铃等少数部件外,一般不做维修,而是以换代修,对于这种处理方式,苹果的售后人员都称之为整机交换。
令人奇怪的是,苹果售后人员虽口口声声说整机更换,但在实际执行时却并没有更换整机。苹果售后工作人员说,用户整机交换时,要想更换后盖只有一个办法,那就得另外付钱。
在美国苹果手机的保修期是一年,在这一年中所有的非人为损坏,苹果公司都将免费提供一台新手机,当然也包括手机的后盖。在英国在换机器的时候,手机的后盖也是连带在一起更换的。
在澳大利亚如果苹果公司的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苹果公司将为消费者更换一个新的产品,我们没有听说有保留后盖的做法。如果韩国的苹果用户发现自己的手机出现问题的话,那么只要在保修期一年之内,苹果公司就会提供给客户免费更换手机的服务,并且是不会拆开后盖,也就是说是一个整体更新手机。
据央视315晚会报道,苹果公司在售后服务方面存在问题:在中国宣称的“整机交换”时,只更换iphone机身而不更换后盖,以逃避中国手机三包规定。同时,苹果给予ipad整机一年的保修,但按照国内政策,主要部件包括主板、驱动器、显示卡、CpU、硬盘、内存保修两年。
假如我们没有内心狂热的支撑,而把消费态度变得更为理性;假如我们更加淡然地面对厂商,如保护脆弱的内心一样地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与情感,就不会给那些煞费苦心地赚走我们的钱财的厂商以可乘之机,更不会让我们的利益与感情双双受到伤害。
央视曝光后,国内媒体围绕苹果售后服务的话题在国内甚嚣尘上。但是,美国媒体对此事件反应平平。几大网络媒体除了使用路透社一篇稿件之外,并没有做出特别报道。国内曝光后在美国正值周五,或因周末,被转载的稿件鲜有读者进行评论。
不仅美国媒体反应平淡,苹果公司股价也未受任何影响。苹果股价在美国当地时间3月15日周五美股交易中逆市走高,涨幅达2.58%,报收于每股443.66美元。
苹果中国在经曝光后,快速做出反应,发声明称“苹果公司致力于生产世界一流的产品,并为所在市场的消费者提供无与伦比的用户体验”。但是,该声明并未对事件本身做出直接、有实质性的回应。这一点更加表明了苹果对发自中国的声音的高贵与漠视的态度。
洋品牌与具有垄断感觉的大企业,基本都凭借傲人的身价,对市场采取俯视态度的,说来奇怪的是,市场也问问采取仰视的姿态来对待这些品牌和其身后的企业。
比如单纯一个乔布斯,就被媒体、专家、官方机构奉若神明,不管是悲情还是创新,不管是传奇经历还是淡定的禅宗,从魔鬼一般地对待下属,到上帝一般地对待渠道与消费者,乔布斯即使已经往生,其所留下的依然是长长的阴影。
虽然在乔布斯逝世之后,贾春宝用比较理性的文字不大了自己的观点,但依然需要对苹果之类的企业与品牌说几句:如果你承认中国的巨大市场,就请发自内心地尊重我们,如果你进入我们的市场,就请按照我们的游戏规则来玩。不要跟一个受到伤害的国家硬碰硬,强硬的对抗之下,谷歌、雅虎、亚马逊都是前车之鉴。
如果给我们换手机,就不要承诺更换整机;如果承诺更换整机,那就把关于手机的一切都更换,串号被更换,后盖却被留下;如果换了新手机,就需要从头计算试用期,如果你认为你牛气到可以侮辱每个消费者的智商与市场管理者的基本判断,那么你滚出去好了。
当一家公司以“公司规定”来应对一切质疑,无疑是一种目空一切的行为,以如此态度面对监管,无疑是以卵击石;当果粉卖肾以表明自己的忠诚,众多果粉通宵达旦地排队,只是为了得到第一时间炫耀自己紧随国际时尚的形象,居然要被实行双重标准。只晓得从中赚钱,不知道付出尊重。
从中国自身的角度看,双重标准所依存的基础,是市场之中卑微的崇拜心理与感恩的心,因为从学院与培训班之中的教学案例,到教科书与专家所研究与传播的态度,再从渠道向终端传导到消费者等各个环节中所传递出来的推崇与仰视态度,那种谄媚态度直接支撑外来者在掠夺巨额利益的同时,也践踏了中国人的感情。
如果一个民族,崇尚的都是别人的产品、品牌与标准、观点与思想,那么针对自身的资源就是一种难以改变的鄙夷态度,奉若神明与弃之如垃圾之间是很难发生逆转的,除非是真正发生了切肤之痛,或者是受到了奇耻大辱。
再想到2013年2月所发生的,由于大陆消费者去香港携带的奶粉过多,而引发香港政府提出的最高50万元的重罚以及从拘留到监禁的离谱规则,更是让人感觉到微妙了,制毒贩毒的未必被绳之以法,而可以逍遥法外,携带奶粉居然被判定有罪,并受到惩罚。
是商人们被利益熏黑了头脑与心肠,还是女人们丧失了亲自哺乳儿女的本能与天性?是国产奶粉原本就是一团黑,而让人难以放心食用,还是如贾春宝在2008年9月的系列文章中所分析的,这单纯是洋品牌与国际资本的阴谋,这些都是不需要去深究,而由结果来说话的事情。
当我们的利益被盘剥,我们的感情被践踏,我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尊重,我们的呼声被屏蔽的时候,我们所体会到的是贵族对乞丐的那种“嗟,来食”的蔑视之情,这种“嗟,来食”心态所导致的是内心的极度自卑,因为不要说你没有钱,即便你有了足够的金钱,在内心都意志在跪着,都远远达不到其贪婪的利益吸收。
我们的315,虽然是依托市场经济的基础而存在,貌似需要一碗水端平,但实际上,假如没有相应的舆论导向立场方面的倾斜,就会让人寒心,那种倾斜势必需要有对弱势群体的尊重,有对民族产业的扶持,有提高门槛以维护基本规则,有对本土民众内心世界的信心与放心的天职。
执行双重标准的不单纯是苹果这一家。放眼望去,我们身边的那些洋品牌,哪个不是高高在上,傲视中国的消费者,践踏中国的法律与市场游戏规则的?
难道中国的消费者与法律法规,那些游戏规则的制订者,也习惯于欺软怕硬,专找本土企业这些“软柿子”捏?
苹果在海外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表现,也给中国的315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那就是315既然是来自国际,影响力必然要回归到国际市场。
假如我们通过公关策略与媒体运作,充分调动国际媒体的影响力,让那些胆敢漠视中国市场游戏规则与消费者的品牌,从市场支撑到资本支撑,都遭受重创,那么才会让那些拥有雄厚资本的大品牌对于得罪中国市场与消费者之后,有了切肤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