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给一树加“遮阳伞”的“改革”为何失败?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13年3月18日
3月13日,在深圳莲花山广场,一棵金桂树的树顶加上了气派的黑色“遮阳伞”,深圳城管局解释称,该树2010年由国家领导人亲自栽下,正值深圳酷热天气,种植后长势一般,现采取遮阴技术措施,让其长得更好。

这棵金桂树真可以说是“金贵树”,获得了“遮阳伞”的超豪华特殊待遇,照片传到网上,立即引起广大网民的一致吐槽。
可能是因为网民的一致吐槽和舆论压力,3月15日,这棵金桂树树顶的黑色“遮阳伞”被拆除了。

给国家领导人亲自栽下的一棵树加上一个豪华的“遮阳伞”,这叫什么?这也可以叫“改革”或“创新”,但是,先加后拆,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这一“改革”或“创新”失败了。
为什么会失败呢?看了管理创新专家、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的两篇文章,就能找到答案了。
2008年1月15日,国资委主管的中国企业风险管理网发表了刘先明的《改革和创新的失败常缘于“三方”的错》一文,文中写道:
创新,有成的,也有败的;改革,也有成的,也有败的。失败的改革和创新,通常缘自“三方”的错误,那就是:
一、方向错误:改革和创新的方向、出发点、动机,是错误的。
二、方案错误:改革和创新的方向是对的,但服务和服从于方向的方案,是错误的。
三、方法错误:改革和创新的方向和方案都是正确的,但执行改革和创新方案的方法,是错误的。
2009年8月3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表了刘先明的《通过培训提高广大党员的创新能力》一文,文中写道:
一、常用的五种创新方法:
1、综合法,是将两种以上不同的事物加合到一块。
2、嫁接法,是在一个事物的本体上,附加新的功能、赋予新的表现形式、形成新的产物。
3、类比法,是在两种以上不同的事物之间,找出相同点,或者在看似相同的事物之间找出不同点。
4、延伸法或类推法,是顺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轨迹不断延伸、不断提高,形成新的认识、新的探索,获得新的成果。
5、逆向思维法,就是别人往东走,我就往西走,与常人和传统的做法,反其道而行之。
二、有效创新应遵循的五大原则:
1、超过同行业的社会平均水平;
2、超过企业自身过去的水平;
3、解决实际所面临的某个、某类问题或难题,促进企业综合管理能力与管理效率的提升,助推企业经营行为能力的增强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4、能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新的规范,使企业上升到一个新的创新基础;
5、丰富管理科学或社会科学,为社会公众带来有益的启发和信息,为消费者和客户带来新的享受。
对照刘先明的文章,来看深圳城管局给国家领导人亲自栽下的金桂树加“遮阳伞”的这一“改革”或“创新”。
从植树、管树以及创新的方法上来讲,对树采取遮阴技术措施,加“遮阳伞”,是没错的;所用的“嫁接法”或“类比法”等创新方法,也是没错的。
但是,这一“改革”或“创新”,在方向和方案上有问题了。深圳城管局只向一棵由国家领导人亲自栽下的树加了“遮阳伞”,这违背了“有效创新应遵循的五大原则”中的最后一条,即:“为社会公众带来有益的启发和信息,为消费者和客户带来新的享受。”当社会公众看到这一棵树加了“遮阳伞”以后,会产生很多与“美丽中国”、“中国梦”、“共同富裕”等理念和愿景极不协调的启发、联想和信息。
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了,要“甩开膀子”攻坚了,深圳城管局这一次失败的“改革”或“创新”,给我们的政府敲响了一个警钟,那就是,改革一定要注重和力求“三方”的正确,如果有“一方”不正确,那就会出问题,就会给我们的改革事业带来一定的损失。
链接:
1、人民网:通过培训提高广大党员的创新能力
2、人民网《网友拍案:习近平连提啥词二十次?省长带头下河游泳如何?》
3、改革和创新的失败常缘于“三方”的错
4、习近平与刘先明的改革“三方”论,惊奇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