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估标准(修订)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评 分 标 准 |
分值 |
自评 |
验收 |
备注 |
|
A 组 织 管 理 30分 |
A1 领导重视 定位明确 |
A1.1 有健全的 工作机构 |
1、学校成立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有领导分管 |
2 |
|
|
|
|
2、领导成员熟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
2 |
|
|
|
||||
3、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网络健全,覆盖校内各条线,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各岗位积极配合专兼职人员开展工作 |
3 |
|
|
|
||||
A1.2 有完善的 管理措施 |
4、有完善的校园用语用字规章制度(工作实施细则、管理措施、条例、制度) |
2 |
|
|
|
|||
5、有学年或学期工作计划和安排 |
1 |
|
|
|
||||
6、有学年或学期工作总结 |
1 |
|
|
|
||||
A2 与学校 常规工作 相结合 |
A2.1 有具体实施 内容和办法 |
7、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计划 |
2 |
|
|
|
||
8、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目标 |
1 |
|
|
|
||||
9、把普通话口语和汉字书写作为教师一项基本功训练 |
2 |
|
|
|
||||
10、把普通话口语和汉字书写作为学生一项基本功训练 |
2 |
|
|
|
||||
11、把普通话水平和汉字水平作为学校(幼儿园)教师聘任条件之一 |
2 |
|
|
|
||||
A2.2 与师生管 理相结合 |
12、在校教师和行管人员严格执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上岗制度 |
2 |
|
|
|
|||
13、把语言文字工作列入教职员工学年度业务考核内容 |
2 |
|
|
|
||||
14、作为教师评先评优评职称条件之一 |
2 |
|
|
|
||||
15、作为学生进行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或评先评优条件之一 |
2 |
|
|
|
||||
16、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经常性检查监督,确保落实到位 |
2 |
|
|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评 分 标 准 |
分值 |
自评 |
验收 |
备注 |
|
B 职 工 用 语 用 字 30分 |
B1 教职工 用语 规范 |
B1.1 普通话水平 测试达标 |
17、教职工按要求参加普通话水平培训和测试 |
2 |
|
|
|
|
18、专任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全部达到二级乙等以上 |
2 |
|
|
|
||||
19、专任教师中普通话水平测试35%以上达到二级甲等以上 |
1 |
|
|
|
||||
20、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全部达到二级甲等以上(不含幼儿园) |
2 |
|
|
|
||||
21、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25%以上达到一级乙等以上(不含幼儿园) |
1 |
|
|
|
||||
22、其他教职工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100%达到三级甲等 |
1 |
|
|
|
||||
|
||||||||
B1.2 用语规范 |
23、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普通话 |
3 |
|
|
|
|||
24、在各类会议和活动中使用普通话 |
3 |
|
|
|
||||
25、在校园内与教职工及学生交谈全部使用普通话 |
2 |
|
|
|
||||
B2 教职工 用字 规范 |
B2.1掌握 汉字规范标准 |
26、非语文教师知晓汉字各项规范标准 |
2 |
|
|
|
||
27、语文教师熟练掌握汉字各项规范标准(不含幼儿园) |
2 |
|
|
|
||||
B2.2 正确使用 规范汉字 |
28、教师板书、教案、批改作业和制作试卷用字规范 |
3 |
|
|
|
|||
29、学校公章、公文、自编教材、教辅读物、教学软件用字规范 |
3 |
|
|
|
||||
30、校办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以及标牌、标语、宣传栏、墙报等环境用字规范 |
3 |
|
|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评 分 标 准 |
分值 |
自评 |
验收 |
备注 |
|
C 学 生 用 语 用 字 20分 |
C1 学生 用语 规范 |
C1.1 普通话水平 应用能力 |
31、职业学校与口语密切相关专业毕业生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100%达到二级乙等以上;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普通话语音标准,毕业班学生普通话水平90%达到课程标准对听、说、读的相应要求 |
2 |
|
|
|
|
32、能正确认读汉语拼音音节、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不含幼儿园) |
2 |
|
|
|
||||
C1.2 用语规范 |
33、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 |
3 |
|
|
|
|||
34、在各类集会和活动中使用普通话 |
3 |
|
|
|
||||
35、在校园与教职工及同学之间交流使用普通话 |
2 |
|
|
|
||||
36、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使用普通话 |
1 |
|
|
|
||||
C2 学生用字 规范(不含 幼儿园) |
C2.1正确辩认 |
37、能够正确辩认其识字范围内的规范字 |
2 |
|
|
|
||
C2.2 规范使用 |
38、能用正楷字正确书写规范字,字形、笔顺规范 |
2 |
|
|
|
|||
39、作业、日常用字规范 |
2 |
|
|
|
||||
40、能熟练运用、书写汉语拼音 |
1 |
|
|
|
||||
D 宣 传 推 广 15分 |
D1 校园宣传 推 广 |
D1.1 有良好的 宣传环境 |
41、有两块以上固定、醒目的宣传标语 |
2 |
|
|
|
|
42、有经常性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阵地,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宣传栏、校报、广播站等及时对语言文字工作进行宣传报道 |
3 |
|
|
|
||||
|
||||||||
D1.2有丰富 的实践活动 |
43、推普宣传周有计划、有总结,活动丰富多彩 |
2 |
|
|
|
|||
44、组织开展演讲、朗诵、书写比赛等各类语言文字宣传活动 |
2 |
|
|
|
||||
D2 社会宣传 推 广 |
45、面向社会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为社会提供语言文字规范咨询服务 |
2 |
|
|
|
|||
46、能与当地其他学校经常开展与语言文字相关的交流观摩和听课等活动 |
2 |
|
|
|
||||
47、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对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进行过宣传报道 |
2 |
|
|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评 分 标 准 |
分值 |
自评 |
验收 |
备注 |
|
E 档案管理 (5分) |
48、建立教职工普通话水平培训与测试档案 |
1 |
|
|
|
|||
49、语言文字工作文件、制度、计划、活动方案、总结、制度落实、奖惩等资料齐全 |
2 |
|
|
|
||||
50、开展的各项活动记录、图片等材料分类妥善保存、符合档案管理规定 |
2 |
|
|
|
||||
F 有关加分项目 |
51、幼儿园经写字训练的大班学生能正确书写规范字,抽查合格比例达90%加2分 |
|
|
|
||||
52、学校有语言文字应用科学研究方面的课题并结题,一项加2分,加分累计不超过4分 |
|
|
|
|||||
53、学校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为一级甲等,每人次加0.5分,加分累计不超过2分; |
|
|
|
|||||
幼儿园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为一级乙等比例达25%加2分 |
|
|||||||
54、师生个人获语言文字各类评优、竞赛活动奖项的,市县级每人次加0.5分, 省级 |
|
|
|
|||||
每人次加1分,国家级每人次加2分,此项加分累计不超过5分 |
|
|||||||
55、教师每年发表关于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论文不少于1篇,每人次加1分, 加分累计 |
|
|
|
|||||
不超过5分 |
|
|||||||
备注: |
1、幼儿园评估标准满分为86分,其他学校满分为100分。 |
|||||||
|
2、有以下情况者实行“一票否决”: |
|||||||
|
(1)专任教师普通话测试成绩未达到二级乙等比例超过5%; |
|||||||
|
(2)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未达到二级甲等超过5%; |
|||||||
|
(3)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用方言授课现象; |
|||||||
|
(4)第24项得分为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