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底特律处于五大湖南岸,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是美国汽车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总部都在底特律。底特律市区(不是大都市区)人口高峰时,可以达到180多万人口,是底特律市区最繁荣的时候。现在底特律市区人口数量80多万,不足原来人口数量的一半。在这40多年内,底特律市区人口数量下降一半多,而在40多年内,美国人口数量增加了50%以上。底特律市区人口数量减少,不是由于生育率导致的,而是由于本地人口大量迁移出去导致的。在这几十年内,底特律市区人口数量每年下降约1%,是一个人口数量萎缩的城市。每年下降1%的人口数量,给底特律市区经济带来了极大影响,导致底特律市区走向衰落。
底特律市区的事实,显示了人口数量减少的巨大危害,会带来经济衰退。中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中国未来人口数量在30年后,也会迅速减少,每年可以减少1000万人口,人口减少速度约0.7%,与底特律市区人口减少速度类似。人口数量减少必然不均匀,中国30年后,许多地区人口减少速度会达到1%及以上速度。这会对这些地区的经济产生致命影响,会很类似于底特律市区现在的经济形势。
底特律市区衰落的两个根本原因,1,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2,人口素质大幅度下降。人口数量的减少导致底特律市区消费不足,导致底特律市区娱乐行业、商业、各种服务业企业大量倒闭,导致就业困难与失业率增大,导致政府收入减少。人口数量的减少,导致底特律城市公共资源的浪费,导致公共设施人均维护费用增多,导致公共设施难以得到维护。人口素质下降,导致底特律市区缺乏创造力,创造力在发达国家高度重要,缺乏高素质人才与员工,导致企业生存困难,企业被迫迁移或倒闭,这进一步加大了就业困难,特别是导致低水平人口就业困难。一个原先充满生机的底特律市区,在人口数量减少,人口素质下降的共同作用下,衰落了。中国大陆未来的情况,与底特律市区如此相似。30年后的大陆,面临着人口数量减少,面临着人口素质下降的同样局面。而范围是整个中国,是比底特律市区人口规模大700倍的团体面临的类似问题。底特律市区由经济实力强大的美国罩着,30年后的中国由谁提供帮助呢?
中国未来整体相对底特律市区的优势是,人口素质下降幅度没有底特律市区大,人口数量减少速度略比底特律市区人口减少速度小。这两个因素会导致未来中国经济形势不至于那么差。大陆针对汉族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未来大陆人口数量减少,还导致大陆未来人口素质下降。人口素质的下降是可怕的,底特律市区的现状,显示了这种可怕的未来。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未来中国高度老龄化,这是一个相对底特律市区的重大劣势。
底特律市区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来自美国南部的黑人。此时的黑人成为底特律市区有益的劳动力补充,促进了底特律的经济发展。20世纪60年代前,美国非裔在美国内部受到一些限制或歧视,美国白人可以受一些政策优势,压倒非裔,使非裔难以侵犯美国白人个体利益。此时美国非裔不是美国白人个体的威胁,美国白人个体可以悠闲的生活。此时,非裔不是问题。
20世纪60年代美国非裔地位逐渐提高,非裔拥有了更多自由与权利,这导致身体敏捷的非裔成为白人个体的威胁者。让悠闲自在的白人难以忍受非裔个体的威胁,使这些白人被迫背井离乡。这些被迫背井离乡的白人是底特律市区的中流砥柱,是底特律市区的中产阶级,这导致底特律市区人口素质整体下降,导致底特律市区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更严峻的安全形势,会促使更多中产阶级人口迁移出底特律市区,这会导致底特律市区缺乏人才,缺乏高素质员工,导致底特律市区企业生存困难,导致企业倒闭或迁移,进而导致失业率增加,这进一步促进了底特律市区向外移民的趋势,底特律市区下层白人也开始迁移出底特律。这导致底特律市区白人比例越来越低,进一步恶化了底特律市区的人口素质形势,使底特律市区在也没有吸引力了,底特律市区自然而然走向衰落。现在的底特律市区,90%左右都是非裔,几十年前,这可是一个白人为主的城市。
底特律市区的现状显示了人口数量减少的危害,也显示了人口素质下降的危害,还显示了美国最大的潜在危机,美国白人人口比例的下降。也许美国白人人口比例的下降,将彻底埋葬美国的强大。底特律市区的现在就是美国许多地区的未来,似乎也是整个美国的未来。中国大陆也在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未来人口数量减少,人口素质下降,汉族人口比例下降,与底特律市区或美国面临的情况是多么相似。
底特律市区人口数量减少的原因是种族因素导致的局部人口数量减少,属于人口数量的机械性负增长(人口迁移导致的负增长),中国未来的人口数量减少属于政策因素导致的全国性人口数量减少,属于人口数量的自然负增长(生育因素导致的人口减少)。中国未来在人口数量减少的同时,也伴随着与底特律市区类似的另一个现象,人口天赋的缓慢的逐渐下降,中国的优势是,人口天赋的下降幅度要比底特律市区人口天赋的下降幅度小。
底特律白人从城市内部出来,在郊区积聚,形成郊区广阔的白人区,这也是逆城市化的一种表现,而非裔因素加剧了美国的逆城市化程度。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随着非裔自由的增多,美国境内从城市移居到郊区的人口继续增加,1970年代,居郊人口超过了居城人口。大幅度的逆城市化并不是必然的,小幅度的逆城市化,也许是很正常的。日本、德国等国家的情况显示,在经济高度发达以后,并不意味着大幅度的逆城市化,当然,小幅度的逆城市化还是存在的,不过,不会像美国的逆城市化那样夸张
底特律的人口萎缩或逆城市化现象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