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全新宝典!


随着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操作性已经普遍获得中国企业的认同,并且逐步在实践中开展不同程度的尝试。人们已经不再停留于文本式、口号化的文化形态,不再停留于纯粹思想政治工作层面的文化形态,不再停留于CI导入的文化形态,而是期望能够建立一套能够支持公司战略的管理文化体系。

于是,如何相对准确地评估当前企业的文化现状,把握员工的主流价值观,评估企业文化战略建设目标与当前企业文化状态之间的差距,是企业文化战略建设的第一步。只有我们有效地把握了企业文化建设目标与现状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够准确对企业文化进行定位,才能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战略规划,所以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的焦点便集中在如何建立有指导性意义的企业文化评估框架,这个企业文化评估体系我们称之为企业文化测评体系。

企业文化测评体系在管理学上是一个很新的课题,当前世界上没有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理论或管理实践对这方面有所研究,因此可以给我们借鉴的内容非常少,根据我们的研究与实践,企业文化测评体系在理论研究上可以借鉴人力资源测评体系的方法与体系,但在实践应用上却基本属于空白。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目前中国的企业文化测评体系面临着两个主要问题。

第一是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之间的矛盾。根据西方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人的行为是可以被分析并进行定量分析的,因此西方管理理论认为企业文化可以进行定量分析。但大部分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者都会感受到这样的事实,在以感性思维为主导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单纯采用定量测量的方式将使文化本身以及文化的实践变得索然无味,而且确实难以全面地揭示文化应然的面貌,因为企业文化并不是仅仅是管理技术的问题,它更多是涉及管理哲学的问题。

对于管理技术李绘芳老师认为是可以用定量的方式进行分析与应用,但对于管理哲学我们却很难用定量的分析工具进行分解,毕竟管理最大的难度在于人的关系是很复杂与微妙的。简单而言,管理绝对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这样的简单数学关系,由于人的因素,有时一加一就不等于二了。这样的矛盾我们可以称之为企业文化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矛盾。

第二是如果我们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如何确定它的设计原理以及分解测评指标。应用定量分析方法,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将企业文化分解成不同方面的内容,即是我们经常说的维度,因为不同的分析维度所产生的分析结论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分析维度体系下,不同的维度如何分析成不同的关键问题,也会产生不同的结论。因此不同的切入点影响着最终不同的应用方向。这样的矛盾我们可以称之为企业文化定量指标设计的矛盾。

著名职业化教母李绘芳老师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在员工价值理念上的反映,反过来,企业文化也会对企业制度的安排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有一种反作用,因为人的价值理念支配人的选择及行为。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企业文化的创新,必然会带来员工价值理念的创新,而这种价值理念的创新,会推动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的创新。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在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的创新上,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企业活力最终来自于人的积极性,只有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才能使企业最终充满活力,而人的积极性的调动,则往往又是要受到人的价值理念的支配,只有人在价值理念上愿意去干某件事的时候,那么人才有内在的积极性,如果人对某件事在理念上不认同,即使强迫他去干,也不一定会干好。

企业作为一种以人与人的组合为基础的经营活动主体,其经营行为必然最终都要人格化,也就是说,企业是人格化的企业,企业的所有活动最终都要靠人来执行。正是因为如此,企业的制度创新,企业的经营战略的创新,最终都必然会体现在人的价值理念中,也就是以企业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里所讲的企业文化,就其形式来讲,它是属于人的思想范畴,是指人的价值理念;而就其内容来讲,则是企业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等与企业相关的活动在人的理念上的反映。因此,企业文化也是企业高效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共有的价值和信念体系。这一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成员的行为方式。它代表了组织成员所持有的共同观念。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起到导向、维系和约束的作用,它有很强的维持现有模式的倾向。

企业文化创新是指为了使企业的发展与环境相匹配,根据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体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动过程。企业文化创新的实质在于企业文化建设中突破与企业经营管理实际脱节的僵化的文化理念和观点的束缚,实现向贯穿于全部创新过程的新型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

面对日益深化、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不仅从思想上认识到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且逐步深入地把创新贯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

因为他虽然会被动地被迫执行命令去干这件事,但他并没有内在的积极性,因而不一定会干好。所以,要让企业中的每一个人能够积极地去从事某项活动,就要首先让他在理念上认同这件事。所以企业文化作为员工所信奉的价值理念,必然就会直接涉及企业的活力,作为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而存在。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所有员工的行为都应该规范,而规范的准则,就是要求员工能够很好地遵守和贯彻企业制度的安排及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在要求。因此,所有员工的行为规范,都来自于企业制度的安排,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

但是如前所述,人是有思想的,人的行为受思想的支配,思想是人的内在约束,因而对于人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规范,应该要有一种内在的约束才行,这种内在约束就是指,当一个人在思想上觉得自己应该如何去干的时候,他才能形成内在约束。

最后,李绘芳老师认为当人在价值理念上对企业制度安排和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认可的时候,那么企业制度安排和企业战略选择就作为一种价值理念而存在,从而人才能内在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自己约束自己,使得约束有自我性,称之为自我约束。只有在这种内在约束起作用的条件下,企业才能最终保证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的有效实行。总之,企业文化为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必然会从内在性上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从而成为规范企业行为的内在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