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资源丰富区即重叠区如何开发存悬疑


 中国页岩气网讯:同一区块,中石油勘探开采常规油气,其他企业勘探开采页岩气?

尽管页岩气概念在中国炒得轰轰烈烈,但实际上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进展十分有限。

“截至5月底,石油企业主要在四川盆地及周缘、鄂尔多斯、渤海湾盆地,共实施页岩气(油)探井63口,其中,页岩气井58口(水平井15口),获页岩气流30口(水平井4口);页岩油水平井5口,均获页岩油流。”张大伟表示。

上述页岩气的勘探开发都在传统油气的区块之内,这也暴露出我们的页岩气招标体制的局限。

资料显示,中国页岩气可采资源77%的有利区块面积、80%的资源潜力处于现有油气区块内,分属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长石油这四大石油公司,其余尚未登记油气矿业权的空白区块的资源基础和条件并不被看好。而国土部前两轮拿出来招标的都是属于23%的空白区块。

目前,国土部已经组织了两轮招标。2011年6月,国土资源部组织了首次页岩气探矿权招标,出让四个区块,分别为渝黔南川区块、贵州绥阳页区块、贵州凤岗区块、渝黔湘秀山区块,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

此次招标实施邀标制,邀请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管理局、中联煤层气和河南煤层气司6家企业参与竞标,收到6家企业9套合格标书,结果贵州的两个区块由于投标企业不足3家未达法定要求而流标,同时中石化中标渝黔南川区块,河南煤层气中标渝黔湘秀山区块。

2012年10月25日,国土资源部启动了第二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满足规定条件的各类投资主体均可进入,意味着油气资源的上游正式对民营企业放开。此次招标出让20个区块,总面积为2万多平方公里。共有83家企业参与投标争夺19个区块(安徽南陵页岩区块流标),投标企业由大型石油国企、非石油国企、民营及合资企业组成,递交了152套标书。

根据12月6日国土部发布的招投标结果来看,19个区块的中标企业当中,17家为国资委直属企业或地方国企,央企获得9个区块,地方国企获得8个区块,而仅有华瀛山西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和北京泰坦通源天然气资源技术有限公司两家中标,其中华瀛山西归上市企业永泰能源旗下,他们分获贵州凤冈页岩气二区块、贵州凤冈页岩气三区块。

“尽管两次招标的3万多平方公里的区块,都是品质不好的二流区块。国家要真正推动页岩气,必须拿一些好区块出来,否则拿二三流区块出来可能就是一个美丽的陷阱。”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人士表示。

目前,各方都在期待第三轮页岩气招标有所突破,即国土部能否拿一些资源品质好的“重叠区块”的页岩气区块出来招标。

而这一突破能否实现,则依赖于今年10月26日国土部出台的《关于加强页岩气资源勘查开采和监督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能否落实。

《通知》提出,首先鼓励石油公司优先勘查开采其区块内的页岩气;第二,石油公司不勘查开采的,在不影响石油、天然气勘查的前提下,另行向其他投资主体出让页岩气探矿权;第三,石油、天然气勘查投入不足,前景不明朗但具备页岩气资源潜力的区块,依法要求石油公司退出区块,设置页岩气探矿权。

“我觉得这一规定可能会受到中石油的强烈反对。”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经济师徐博公开表示,比如第二条措施,在同一个区块上,中石油勘探开采常规油气,其他企业勘探开采页岩气,“这样做的话,我觉得比较麻烦,每一个油田都有压力平衡、保油上产的问题,那么你来做页岩气,戳那么多窟窿,那么会不会影响中石油承担安全、经济责任?”“我倒是没有想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本报获悉,在《通知》的制定过程中,中石油内部研究机构曾向领导递交一个预案,以应对重叠区块采矿权的重新划拨,但该公司某领导曾打电话到国土部咨询,得到的回复是不会动重叠区块,但结果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中石油的反对是在意料之中的,动他的奶酪他自然会着急。”一位民营企业的负责人表示,四大传统油企可能会拿《通知》的法律效力来做文章,他们会说《通知》只是国土部的部门规章而言,法律位阶很低,只具有指导意义,其强制约束力很弱。“到时他们不执行《通知》,国土部也没办法。”

不过,也并非所有的人都如此悲观。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非常规能源技术支持部副经理包书景对本报记者分析,由于中石油和中石化的页岩气区块资源比较多,可能无法全部同时开展,考虑到页岩气区块每平方公里的勘探投入是常规区块三倍的背景,预计它们可能会退出一些资源品质不太好的区块。

本报获悉,第三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尚未提上国土部的议事日程。“对国土部而言,已经做了两轮招标,招标区块面积已经有3万多平方公里了,达到了一个不小的规模。现在需要做的是总结前两轮的经验和教训。”李玉喜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