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布局三部曲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战略布局是战略实施的初期阶段,对整个战略实施和战略目标的达成具有决定性影响。战略布局就是通过运用战略实力控制关节点,从而形成有利战略态势的过程。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战略反攻初期阶段,胸有全局,巧妙布局,为我们筹划战略布局、以达成有利战略态势树立了光辉典范。
战略,源于古代兵法,词义是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通常也基于对战争全局的分析而作出的谋划。鉴于美国经济学家安索夫《企业战略论》的影响,"战略"一词便开始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中,并由此延伸至社会各个领域。
有关企业战略的说法,来自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说法。具有代表性的是明茨伯格(H.Mintzberg)对企业战略指出,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赋予企业战略不同的内涵,说明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接受多样化的战略定义。
明茨伯格借鉴市场营销学中4P的提法,提出企业战略是由五种规范的定义阐述的,即计划(Plan)、计策(Ploy)、模式(Pattern)、定位(Position)和观念(Perspective),这构成了企业战略的“5P”。这五个定义从不同角度对企业战略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谭小芳老师提出战略布局的三部曲:
一、时间布局
二、空间布局
双赢领导力的四大武器!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近些年来,谭老师在学院内外给各行各业的各级领导讲授“360度领导力”课程,前来听课的人员包括政府官员、事业单位的领导、国有和民营企业的老总,无论是科级还是省部级干部,无不对这门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谭老师表示领导力就是指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的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在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领导力意味着我们总能从宏观和大局出发分析问题,在从事具体工作时保持自己的既定目标和使命不变;领导力也意味着我们可以更容易地跳出一人、一事的层面,用一种整体化的、均衡的思路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世界。
每个人都具有领导才能,但自我领导是领导他人的基础。现实中,我们往往将两者本末倒置,不得真解。自我领导,就是自己影响自己,作用自己,激励自己,约束自己,这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具备自我领导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领导他人前进,提升自己和他人。
那些具有理念力、自知力、沟通力、激励力、判断力、销售力、学习力等方面素能的人,往往能更好地领导他人。总之,领导才能是一项综合素能,“自我领导”做得比较成功的人,更加具有领导力!
现代企业呼唤有作为、有魅力的领导者,但是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领导者?一个富有感召力的领导者应具备哪些能力素质、人格特征以及领导模式?领导者与管理者有何区别?管理者出局的原因有哪些?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多人并不知晓。其实,领导也是一门艺术。
那些具有理念力、自知力、沟通力、激励力、判断力、销售力、学习力等方面素能的人,往往能更好地领导他人。总之,领导才能是一项综合素能,“自我领导”做得比较成功的人,更加具有领导力!双赢领导力如何修炼呢?谭小芳老师总结了以下几点:
1、激励力
领导就是激励。领导者要先自我激励,后激励他人。只有首先把自己发动、激励起来,才可能把下属也发动、激励起来。要先“激”,后“励”。“激”是指激发积极的动机,“励”是指一种反馈,待下属工作一段时间后,若行为符合领导者的意图和决策目标,方对其行为进行鼓励、奖励。
事实上,激励别人是很容易的。简单地拍拍人家的背,表现出自己的友善,自己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同时还能让接收者受益无穷。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称赞别人所产生的激励效果与用金钱激励的效果不相上下。所以,我们的领导层一定要认真学一学激励的技巧和方法。
2、洞悉力
具有洞察力的管理者能够发现别人忽略的甚至从没有看到过的机会、优势和实力。缺乏洞察力的管理者把组织引向停滞、萧条而不是卓越,因为瞬间的粗心大意就会导致失败,而持久的洞察力将鞭策着组织保持它的优势地位。见微知著的洞察力能够帮助小公司抓住瞬间即逝的市场机会,而对机会的有效利用则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使得公司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收益。
3、驾驭力
管理者第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便是带团队,而且是带出一支高绩效的团队,而带团队考验的是一名经理人的团队驾驭能力。驾驭力包括团队的构成与搭建、最大化激发团队的效率,带领出一支协同、高效、执行力出色的团队等,这是一项立足全局又务实的能力。
4.协作力
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协作机制,再精良的部件也不过是一堆中看不中用的摆设。因此无论规模大小,协作力都是决定组织有效性的关键因素。著名的淮海战役是解放军在兵力、装备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同国民党重兵集团展开的决定性的战略决战。
什么狮子领导的羊群能够战胜公羊领导的狮群?为什么同样的队伍不一样的领导,会出现不一样的运营结果?为什么相同岗位的领导者,创造的价值和财富却不一样?为什么个人业绩达标、团队业绩打漂?
为什么有的问题强调多次,却还在出现?为什么制订的团队目标总是不能有效达成?为什么团队之间不能有效的配合?……,著名领导力专家谭小芳老师根据管理调研和大量的案例与咨询实践,分析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领导者的领导力。因此,提高和培养领导者的领导力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谭小芳在她的品牌课程《共赢领导力》中,对“影响领导者绩效的因素”有独特的理解,明确指出要提高企业或部门绩效,必须从领导者、下属和环境三方面入手。谭小芳老师表示第一是指导下属,让他们会做。第二是激励下属,让他们想做。解决了这一点,那么,对于下属来说,收获的是技能,而对于领导者来说,收获的则是绩效,这就是双赢!
谭小芳老师表示,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至尊者至刚”。看一个人意志的强弱、胆略的大小,并非仅仅看其外在的表现形式,而常常要看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常常说谈虎色变,令人闻风丧胆,虎靠的就是万兽之王的威慑力。
敬而生畏,需要实力;威而不怒,需要实力;摄服于心,需要的还是实力。近些年来,谭老师)表示在学院内外给各行各业的各级领导讲授“360度领导力”课程,前来听课的人员包括政府官员、事业单位的领导、国有和民营企业的老总,无论是科级还是省部级干部。
领导好自己还需要提高领导自己本身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出了问题要敢于担当责任,有了成绩要善于表扬下属。如果我们所在的部门和市场出了问题,总是一味责怪下面的人能力不够或者工作不得力,不检讨自己的失误和不足,是片面的做法。先检讨自己,反省自己有没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改进工作,更有利于领导力的提升。
一个领导者要善于从“剪不断,理还乱,忙不赢”的被动状态中解脱出来,一个成功的领导者还就必须审时度势地对个人品质中影响魄力发挥的诸多因素有个清醒的认识,并自觉地去适应时代的要求,
三、股权布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做战略之前,或者在我们有这个打算之时,我们首先应该进行战略布局,只有明确的战略布局,才能将自有的资源有的放矢的分配及安排,我们才能游刃有余的开展后续的工作。
总的来说,企业战略布局要站得高,才能看得空,从而看得远。很多情形会对我们当前制定战略起到诱导作用,我们只有忽视眼前的薄云,穿透过去,目空这一切,才能看到本质,这也就是战略布局,志存高远,所向披靡,不考虑其他情况,如患得患失,局部能做好布局。
谭老师表示首先,我们要弄明白战略的结构层次问题。战略可以根据层次分为三档,即公司战略、业务单元战略和职能战略。其次,我们根据战略结构层次,明晰所要从事战略的层次,深入每个层次战略的常见方式,操作手法,方能从中择优,开拓视野,有所比较。再次,做到知此知彼,寻求战略核心竞争力,发觉自我与实施战略的差距。最后,需要将自我资源与外在环境结合起来,对比战略的各种实现途径、方式,寻求适合自己企业的成长之道。
通常来说,战略处理的是企业与环境的关系,这个环境既包括本行业的竞争对手,也包括上下游的企业和宏观环境等等,一个好的战略一定是从外部的视角进行审视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而与战略不同的是,管理这个题目更多地是从企业内部的视角进行审视,如何从企业内部进行各项改进使得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员工能力更加强大等等。
内外部的不同视角决定了战略和管理有着一个明确的先后顺序,那就是一定是先向外布局(战略),再向内夯实基础(管理)。换句话说,如果确定外部存在机会的话,就一定是先把外部的机会抢回来,然后再处理家里的那些事。谭老师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企业的战略布局!
第一,大力推进差异化战略发展,重视开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中国企业需要从以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为主的低成本、低价格竞争,走向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产品与技术创新型的差异化竞争,这是我国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后危机时代”的基本战略走向,而提高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自主研发能力、融资能力是实现这一战略转型的重要基础。
第二,改善企业国际化竞争方式,提升全球竞争能力。从总体上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逐渐提高,但是在国际分工中仍主要处于生产加工环节和低附加值状态,需要尽快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品牌知名度及附加值,逐步走向产业链的中高端位置,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持续发展。目前,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和拓展国际市场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当务之急。
第三,提升企业家战略思维能力、优化高管团队构成,从个人英雄时代走向企业群英时代,提高企业战略决策水平和执行能力。
第四,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以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推动企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来说,产权优化、治理制度改革和领导人的观念创新尤为重要。
谈到战略管理就不能不提及到两千多年前,我国春秋战国时代诞生的伟大军事家孙子和他留给我们的《孙子兵法》,他既是一位著名的战略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而《孙子兵法》既是一部举世公认的军事思想的名著,同时也是一部中国哲学史上的经典名著。
《孙子兵法》所体现的核心却是它所揭示的具有普遍性的战争规律;而成为后世在各个不同领域规律运用的典范。其哲学化的阐述在于在敌与我、强与弱、利与害、进与退、胜与负等军事矛盾形式中,把握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国内权威的战略管理研究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企业发展战略必须建立在这具有普遍性规律的战略管理基础之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我们的企业决策领导者又必须具备超越现实的战略管理能力。
在“非战”、“非攻”、“不战”的境界里,强调“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体现一种对待企业发展的哲学心态;《孙子兵法》作为世界兵学之经典的意义在于用时代的发展观来运用和改造它,这本身就是《孙子兵法》传承的哲学观,企业决策领导者不能只是停留在谋略、战术、技巧这个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去体会它的深邃的哲学启迪!
目前,企业进入了正面决战阶段,要在决战中取得好的座次,企业必须制定清晰的战略,解决企业“我是谁?”、“我现在在哪?”、“我要到何处去?”这三个问题,并寻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差异点,与对手展开战略决战。在此特别要注意的是,成熟阶段的竞争,已不再是一招一式的竞争,也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企业的整体竞争甚至整个价值链的群体竞争。
当我们将战略的层次及主要分类模型搞明白,对于战略布局我们已经胸有成竹,战略布局就是我们在做战略之前,就清楚我们该怎样去做,但这不一定有很强的逻辑与推断,以及一定的套路与遵循一定的章法。如果等逻辑已经很顺畅,肯定已经有很多人先下手为强了,你就也只能后下手遭殃。笔者对于一些战略论证很充分的,持有否定态度,完美的条件一定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