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化管理的那点事!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管理国际化是一个普遍问题,几乎一切管理领域都面对着环境的扩大化,许多国内管理也需要把国际环境纳入考虑的内容之中,一些原先不可能与国际关系有任何联系的领域也受着变动着的国际环境的影响。这样一来,管理者就需要具有国际意识,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
这里,管理国际化的具体含义是特指跨国公司管理。跨国公司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或者说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促进了公司组织的发展,出现了跨国公司及复合企业。跨国公司的主要特征就是:
谭小芳老师认为一个企业可以跨地区、跨国界经营,也可以同时进入不同的市场及互不相干的行业。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这种趋势将有增无减,这类组织则呈现出其独有的组织特点,最为突出的就是管理的国际化。
这就要求在外国从事经营的管理人员应大量学习这个国家的教育、经济、法律和政治等制度,特别是要了解其社会文化环境方面的知识。最为根本的是,要求管理者必须摒弃狭隘主义,不能有民族自大的偏见,更不能用个人的眼光来看世界,而是应当尊重他国的风俗习惯和市场差异,尊重异国文化。在解决了这些原则问题之后,对管理者的进一步要求就是应具有全面的素质: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趋势,管理国际化对管理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这反映在对管理者的要求,对计划工作的要求、对组织工作的要求、对领导工作的要求和对控制工作的要求等各个方面。管理国际化需要管理人员同具有不同教育和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的员工打交道,还必须对付各种法律、政治及经济因素。谭老师表示
对管理者的进一步要求就是应有全面的素质:
1、管理者可能是出自于某一特定职能部门的,但是对于其他职能,也要有广泛的了解和经验并且不会拘泥于自己所熟悉的观念和行为方式。
2、在目标取向上,能在经济、社会及科技各种目标之间,保持一种均衡的立场。
3、由于环境及科技的高度复杂化,必须借助于这方面的专家和科技人员,应具有和这些专家沟通的能力。
4、他所具备的能力和技巧,应能够转移应用于不同单位和组织之上。
管理国际化首先意味着在外国从事管理,管理人员必须同具有不同教育和文化背景以及价值观念的员工打交道,还必须对付各种法律、政治及经济因素。这些环境因素都对管理职能和企业职能的履行方式有影响。
在国际化的管理中,控制工作依然是一项关键性的管理职能,是为了确保经营活动与计划和目标相符合而对绩效进行衡量和校正。但在当代国际化管理中,控制工作有了一些新内容,根据跨国公司的经营,控制职能的执行更多地受到跨国公司所独有的若干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跨国企业的收益、成本和利润都按不同货币计算;
②各种货币的汇率都受到高度浮动的影响;
③各国的会计实务与财务报表制度往往互不相同,例如,会计程序既必须满足东道国税务当局的要求,也必须满足母公司所在国政府的要求,还必须满足不同国家中的股东、负责管理证券的机构和银行的要求,此外还必须符合本企业内部的规定,要编制同时符合上述这些要求的程序,是极其棘手的一件事;
④部分原因可归之于衡量绩效的复杂性,以至于对绩效的衡量会产生时滞,而这又有可能延误对偏离标准情况的发现和纠正措施的采取。当然,现代信息技术为加速这一过程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从企业的发展来看,国际化经营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乔纳森和威施米普尔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分为五个阶段:国内经营阶段,零星出口阶段,经常性出口阶段,国外销售阶段和直接投资阶段。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可以被区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间接、被动地参与国际贸易阶段,直接、主动地参与国际贸易阶段,非股权安排阶段和国际直接投资阶段。
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从国内经营走向跨国经营,从国内市场进入国外市场,在国外设立多种形式的组织,对国内外的生产要素进行配置,在一个或若干个经济领域进行经营的活动的战略。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通过系统评价自身资源和经营使命。
确定企业战略任务和目标,并根据国际环境变化拟定行动方针,根据国际环境变化拟定行动方针,以求在国际环境中长期生存和发展所作的长远的总体的谋划。谭小芳老师认为企业经营国际化的有利条件:我国企业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我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这既有利于它们在国内市场中采用内向型国际化经营,也有利于它们在国际市场采取外向型国际化经营。
相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具有技术优势。虽然整体上说来,我国企业技术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水平比较落后,但相对于拉美、非洲等一些发展中国家而言,就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加入WTO后带来的有利因素。
总之,现代跨国公司代表着一个新的管理趋势,甚至有可能意味着一个全新的管理时代,即管理国际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类型的组织间有着广泛的联系,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但是,它们之间很少隶属关系,即使跨国公司这样的组织,隶属关系也被冲淡,代之以平等互利的合作。所以,管理国际化所意味着的是国际间在管理领域中的合作,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母公司把管理意志强行加予子公司的跨国家、跨地区管理,一切合作都是建立在每个单元组织充分的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