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的幸福指数与国防——布衣说时事之13


 

 

最近一期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栏目,军事专家徐光裕将军就中国的军备问题进行了演讲,很长见识。这些年,中国强大了,其中国防的强大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很多年不打仗了,但国防力量的存在和加强,却是保证国家安全的重要条件。这几年,中国周边很不消停,而且由于中国全球化的进程发展很快,中国在海外的利益保障也在日益突显,这一切都要依托强大的国防力量的护卫与威慑。给国人印象深刻的亚丁湾护航、南海及钓鱼岛争端等,中国强大军事力量的存在,都是确保国家利益和国家威严的重要手段。

中国目前每年的军费开支大约为1000亿美元,占GDP总额的千分之十三,中国军队总兵力为240万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较低,军费开支的水平也很低,国际上总是对中国军费问题说三道四,其实完全是奉行的双重标准,我们与美国相比,相差的实在太远了。这些年来,中国在加强国防力量方面应该是卓有成效的,首艘航母辽宁号的列装,歼11、歼15、歼20、歼31等新战机的陆续面世,还有就是各种新型导弹的强大威慑力,都构成中国强大国防的崭新形象。尽管我们与美国在军事装备方面的差距还很大。但从防御的角度上说,中国的国防力量业已同其经济实力形成比较匹配的平衡关系。看来在这方面,即便再付出大一些的经济代价,也是完全值得的。

中国能够拥有目前较强的国防,很重要的方面也是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的增强。口袋里有钱了,无论是搞科研,还是从国外引进,充实国防的底气才更足了。在建立强大的国防问题上,这些年所取得的成就应该是可圈可点的。比如,美国一直雄踞全球军事霸主地位,但因为中国在国防军事方面的后起直追,其不可一世的势头也不得不有所收敛。美国的航母战斗群长期以来所向无敌,但我们目前所拥有的东风系列导弹,却让其心有余悸,因为这是我们独有可以置航母于死敌的杀手锏,在这种导弹面前,美国的航母就等同于钢铁棺材。我们中国人当然没那么好战,也没兴趣和美国人争个高下,我们强大自己的国防,只是为了自身的安全。同时,国防的强大也是保证国家经济建设及国人安居乐业的基本保障条件。

在我的记忆中,关于战争的确并不陌生,那场发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印边境之战,解放军押着成群的印度俘虏,就是我关于战争的最初记忆。以后还有发生在文革期间的中苏珍宝岛之战,那场战争很惨烈,因为发生在东北的中苏边境,沈阳离的并不算远,所以那段时间连我们这些中学生都动员起来了,每天军训操练,挖防空洞,进行防空演习,听前方部队的战斗英雄做报告等。再后来的战争就要算1979年初的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了,那时我在上大学,每天上课间隙的时间,同学们都在议论战况,关心着战局的变化。中越之间的边境军事冲突共持续了十年,直到1989年才告结束。如此说来,中国的军队已经二十多年没有打过仗了,但国防的意义恰恰就在于抑制战争的发生,因为我们的强大,别人不敢和我们来硬的,只好采取和平的方式和我们通过谈判的方式来解决彼此的争端。

如何面对战争?这样尖锐的问题对于长期处于和平状态下的国人说来,已经很生疏了,但却必须要面对。现在的世界中,充满了各种矛盾和冲突,在每天的电视新闻中我们能看到战争从来就没有远离人类,在中东,在非洲,战争的惨剧几乎天天都在上演。我们的邻国小兄弟,仗着自己有了核武器,也在进行着疯狂的战争叫嚣;还有更直接的就是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争端,现在双方也是僵持着,谁也不退让,会打起来吗?如果打起来了,美国会参战吗?这的确是很尖锐的挑战,我还是相信中美日三国政治家的智慧,缓和争端的办法肯定会有的,从各方的实力上观察,如果打起来,一定没有真正的赢家,这是大家都很难面对的。中国早已不是从前了,中国的军力及综合国力摆在那里,即便日本人刚愎自用,老谋深算的美国人肯定不会趟这道浑水的,而美国人自然是镇得住日本人的。我这样讲当然不是迷信美国人,而是确信对我们中国今天的实力,美国人也许比我们自己都认识的更加清楚呢。我们不是常讲要增加国人的幸福指数吗,在国防军力上多做些付出,就是与这个幸福指数提升最有关联的明智之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