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 与市场


  斯密于l776年发表了产生深远影响的《国富论》,全面阐述了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原理。他以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为基本假定,指出“自私的动机、私有的企业、竞争的市场”是自由经济制度的三大要素,也是国民财富不断增加的最佳途径;认为只要给予经济活动完全的自由,经济活动就会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来自动调节和支配,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政府职能的基本价值标准,就在于成为一个好的“守夜人”,管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斯密的自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支配了欧美国家一百多年,直至20 世纪30年代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为止。

  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催生了“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张: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生活,通过有意识的国家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指导社会消费倾向,提高社会的有效需求和社会总就业水平,实现国家对公共经济活动的宏观指导和健康发展。包括改变租税体系、政府直接举办公共工程和投资非生产部门甚至扩充军备等;举债支出,即政府举债投资公共事业和弥补预算赤字,借此扩大有效需求,增加总就业量。凯恩斯经济理论影响了一大批经济学家,30-70年代被称为“凯恩斯时代”。它造成了政府职能的扩张和规模的扩大,并成为那个时期西方国家政府基本公共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