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茨的三个传说解读
作者: 瓦特
来源:南方周末专稿
传说中,有一位江湖大佬,他13岁开始编程,20岁从无数人渴望就读的哈佛退学创业,39岁超越无数豪贾巨商成为世界首富……他在33年的创业生涯中为世人留下了无数传说,是每一个对手恐惧的噩梦,每一个Windows用户心中的吸血鬼,但也是每一个少年崇拜的偶像,每一个创业者学习的榜样。
在隐退江湖前,盖茨留下了最后一个传说:捐出全部家产580亿美元。
比尔.盖茨,白手起家的平民英雄,“美国梦”的最佳诠释者,哈佛历史上最成功的辍学生,天才程序员,玩弄IBM与苹果于手掌之间的商业奇才……
英雄雨打风吹去,只有传说永留江湖。
传说之一:哈佛最成功的辍学生
“有一句话我等了三十年,现在终于可以说了:“老爸,我总是跟你说,我会回来拿到我的学位的!”——
哈佛校报是这么称呼盖茨的:哈佛大学历史上最成功的辍学生。
如果没有中途辍学,盖茨应是哈佛大学1977年的毕业生之一。
1973年,盖茨以全国资优学生身份进入哈佛大学。
在哈佛,盖茨的学业表现不佳,他经常缺课,把大量时间用于编程和打扑克之中。盖茨不喜欢洗澡,甚至一度将比萨饼和苏打水当作每日三餐。
两年后,盖茨从哈佛退学,全身心投入到他和好友保罗·艾伦共同创建的微软公司中。盖茨只在哈佛度过了两年,理所当然的,也没有拿到这所世界名校的毕业学位。
有人说,盖茨在哈佛两年的最大收获,是结识了同一个宿舍楼中的鲍尔默,未来微软的总裁。
这两位数学疯子是在学校电影院里观看《雨中曲》和《发条橙》两部电影时相遇的。和盖茨腼腆拘谨、沉静稳重、不善交际的内向型刚好相反,鲍尔默是个外向型的人,热情洋溢,有幽默感,喜欢用煽情的语调表达自己,并有极强的社交能力。两人个性不同, 但投缘到像齿轮一样丝丝入扣,性格互补,有着惊人的默契。鲍尔默后来成为微软第一位非技术人员的受聘者,在2000年接替盖茨成为微软的总裁。如果说盖茨”生“了微软,鲍尔默则是微软的奶爸。
不管怎样,直到32年后,2007年6月,盖茨才被哈佛大学授予荣誉学位。
中途从哈佛辍学,盖茨心里有没有遗憾?如果当初他不从哈佛辍学,今天的盖茨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现在严肃地回忆起来,我确实有一个真正的遗憾。我离开哈佛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是多么的不平等。人类在健康、财富和机遇上的不平等大得可怕,它们使得无数的人们被迫生活在绝望之中。我在哈佛学到了很多经济学和政治学的新思想。我也了解了很多科学上的新进展。但是,人类最大的进步并不来自于这些发现,而是来自于那些有助于减少人类不平等的发现。不管通过何种手段--民主制度、健全的公共教育体系、高质量的医疗保健、还是广泛的经济机会--减少不平等始终是人类最大的成就。”
拿到学位后,盖茨在对哈佛学生的演讲中如此追忆他的哈佛生活。
股神巴菲特曾这样评价盖茨--“如果盖茨卖的不是软件而是汉堡,他也会成为世界汉堡大王。”
一个成为世界汉堡大王的盖茨?也许他不会带给我们windows,不会带给我们更优秀的软件,但有了在哈佛里觉醒的意识——世界的不平等与减少不平等的可贵,盖茨,依然会成为哈佛最成功的辍学生。
传说之二:美国梦“的最佳诠释者
“对很多人来说,他们希望把所获得的财富留给下一代,这样做当然合理合法。但对我来说,如果我能把手中所看管的巨额财富返还到社会更需要的地方,如科技、教育、医疗、社会服务及其他领域,这样做既有利于社会,也有利于我的孩子(健康成长)。”
39岁即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靠自力更生成功的世界首富,且垄断这个宝座连续13年之久,盖茨被视为美国梦的最好诠释。
什么是美国梦?
它发端于运载第一批抵达美洲大陆移民的“五月花”号。1620年,当第一批英格兰清教徒乘坐着“五月花”号横穿大西洋来到马萨诸塞,试图在美洲大陆上建立自己的乐园时,“美国梦”已开始萌芽--比起社会等级森严的腐朽守旧的欧洲,这片新大陆给了每一个人均等的机会,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只要努力奋斗,人人都可以成功。
它鼓动着西进运动的浪潮。18 世纪西进运动之前,美国西部大片肥沃土地无人开垦,为了鼓励人们开发这块不毛之地,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土地法令:允许农民合法占有土地,那些已经占有未经测量和同意出卖土地的农民,只要他们在土地上连续耕种若干年,便能以低廉的价格从政府处买下该地。在这一梦想的激励下,上千万的美国新移民,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涌向西部。其中大部分拓荒者的是一般贫苦的社会下层,包括猎人、矿工、牧民和农民等。他们依靠自己的勤奋与努力,改变了西部,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得到了土地与财富。
它曾经被洛克菲勒/福特等商业巨头代表。创立通用电气公司的爱迪生,采石油的洛克菲勒,搞银行的摩根,让美国每一个家庭都能拥有汽车的福特。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出身寒微,但通过自身的勤奋创立了自己庞大的事业,成为19世纪美国工业发展的里程碑式人物。
现在,39岁成为世界首富的盖茨、在车库里创立苹果电脑的史蒂夫.乔布斯,雅虎的杨致远,Google的布林和佩奇变成了“美国梦”的新偶像。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年纪轻轻就积累了数百亿美元的庞大资产。美国硅谷里无数高新科技业的年轻人在纳斯达克的帮助下成了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他们都以盖茨为标杆,走在自己的美国梦路上。
有人说,盖茨其实不是是平民成功的代表。他的母亲,曾担任IBM董事,“以自己的成就和人格为我的爱子作最好的担保”,帮助初成立名不见经传的微软获得IBM的订单合同,挖到创业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桶金。他的父亲,是个知名律师,对他签订商务合同和处理众多诉讼案颇有帮助。
但是,如果没有盖茨自己最初和艾伦编制的Basic代码,后来愿意舍弃哈佛学位去创立微软公司,他不可能得到IBM的合作机会,也就不会有后面的微软帝国。
父母只是给了一个推动力,成功取决于他个人独立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这正是美国梦的核心内涵。
盖茨的父亲老威廉,曾与巴菲特、洛克菲勒等富豪在《纽约时报》上刊登请愿书呼吁政府不要取消遗产税。老威廉在请愿书中写道:取消遗产税将使美国百万富翁、亿万富翁的孩子不劳而获,使富人永远富有,穷人永远贫穷,这将伤害穷人家庭。
有这样的父亲,盖茨才能在不到20年时间就累积数百亿财富,才能在顷刻之间散尽家财给慈善基金。
比起把财富留给下一代,也许盖茨们更希望留给后代的遗产是——崇尚个人奋斗的美国梦。
传说之三:最成功的知识销售员
“有谁会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来做这些专业的工作?什么样的爱好者可以为他的产品投入三年的开发时间,并且发现所有的错误、编写文档以及免费发布这个产品?”
-——1976年1月,盖茨在《电脑通讯》杂志上发表了有名的《致电脑爱好者的公开信》,震惊了计算机界。
盖茨为什么可以成功?
因为他是一个技术天才吗?盖茨在技术上的确很有天赋,高中时已经和艾伦合作一起写软件赚钱。然而,在上个世纪7,80年代,比他天才的技术人员比比皆是。
有杂志评选对IT 业影响最大的十大IT技术人才,盖茨并不名列其中,排名第一的是盖茨的老对手,苹果电脑的发明者,斯蒂芬·沃兹尼克(Steven Wozniak)。微软起家的Basic并不是自己原创发明的,Dos是从其他公司买来改造的,Windows用的是施乐与苹果的图形和鼠标技术,网络浏览器是在网景的压力下开发的……这些或许都可以印证盖茨只是一个有点天赋的程序员而已。
因为他是一个商业天才?的确,盖茨拥有在细微之处觉察产业发展方向的触觉。他意识到了图形用户界面的重要性,及时放弃大获成功的ms-dos系统,转向开发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Windows;他预见到了浏览器作为互联网入口的地位,利用 Windows操作系统捆绑IE浏览器,击败了当时在浏览器市场领先的Netscape。但这些均是微软发展起来后的事情。
盖茨真正开创性的贡献是,创造了许可证销售方式,使软件按版权收费。
许可证方式使程序员收入、凝聚在软件里的知识与使用者人数三者成同比关系增长,大大激励了技术人员研发软件的积极性。
在盖茨之前,由于硬件过于昂贵,软件都是跟着硬件卖,硬件厂商买断软件的所有权,操作系统基本随硬件附送。计算机软件根本没形成产业,电脑爱好者们认为知识应该被免费共享。
1976 年1月,比尔·盖茨在《电脑通讯》杂志上发表了有名的《致电脑爱好者的公开信》,信中把软件的非法拷贝者称为贼:“有谁会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来做这些专业的工作?什么样的爱好者可以为他的产品投入三年的开发时间,并且发现所有的错误、编写文档以及免费发布这个产品?”他因此断言,计算机软件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市场。
1980 年,盖茨成功说服IBM通过许可证方式,使用微软的MS-DOS操作系统。这种许可证销售方式,不仅使微软大获成功,也开创了一个软件产业的时代。
盖茨暴富的神话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来到硅谷,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则为科技公司提供资本,这种科技与资本相互渗透的硅谷-纳斯达克模式使90年代美国的信息业飞速发展。
盖茨的成功,硅谷的成功,代表知识首次迫使资本低下了头颅,成为新时代最强大的力量。
软件版权意识的背后,归根到底是对知识的尊重,而且合理的利用资本与商业手段利用知识。
没有这种尊重,只是把知识搁在庙堂之上对其膜拜,看似尊重知识,维持它的独立性,实质只能供奉少量知识精英,扼制了普通人创造利用知识的热情,放弃了利用资本力量孵化知识的可能。
不要忘记,实现“每个桌面上都有一台pc”的人,不是十大IT技术天才,而只是一个哈佛法律系的辍学生。
今日,在“开源代码”与互联网浪潮的夹击下,美国的盖茨已经功成身退;而在中国,5元的盗版光盘随处可见,我们离盖茨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