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史 杂 论(215)
2013-4-18
谈一点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由于长期以来缺少对于社会主义的研究,新中国的建设走了很大的弯路,有许多教训。以致今天很多人不再相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了。这就是所谓的信仰缺失。为此谈一点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
研究社会主义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中间的过渡阶段方面。二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方面。三是社会主义的形式方面等。
由于社会主义处于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历史过渡的中间位置,决定了她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社会主义的特点有三个,一是过渡特点。二是探索特点。三是学习特点,等。过渡,即保持着过去和未来的双重性,并不断地由前一重性逐渐向后一重性转化。探索,即选择各种方法、经过多条道路、尝试多次成功或失败的不断推进。学习,即不断地、不终止、不局限地学习一切知识、文化、经验等等。
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中间位置决定了她的过渡规律。社会主义过渡规律决定着她的社会制度发展和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是含有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又含有共产主义倾向并不断增加共产主义要素的新制度。不是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社会主义需要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更需要共产主义的社会志愿制度。社会主义时期有阶级和阶级斗争,但是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仅仅是在一定时期和特定条件下以阶级斗争为主要方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民参与政治生活。但是社会主义时期绝不能够放弃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是市场规律和计划规律、等价交换规律和社会合理分配规律及其统一的新规律。不是单一的市场经济规律制导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高度重视经济的发展,更重视比资本主义更全面的、更合理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集中发展经济,但是不是不分白猫黑猫的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充分发展经济,但不是以“少数人先富起来”为指导。社会主义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但是首先宣扬“劳动光荣”、“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等。社会主义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但是弘扬文明的生活方式,反对低俗的生活方式,制裁腐朽的生活方式。社会主义积极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但是更加注意教育群众追求人生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规律决定了她的探索特点。社会主义社会探索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方式是不断发展的、创新的、改革的、反复的,也有可能会失败的。这种失败仅仅是暂时的、局部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没有模式,不能够照搬资本主义模式。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是由单一市场规律决定的。社会主义新的经济发展规律,要求相应的政治制度反映它。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规律与国家的历史文化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差异。在现实中,社会主义探索规律表现为成功的、不成功的和失败的社会改革实践,表现为直线的、曲线的各种实践,表现为开放的、有序的、有节奏的、多样化的社会实践等。建设社会主义既要探索创新,更要探索科学合理发展。既要重视探索本国的发展经验,又要重视探索与各国的交流和支援。发展社会主义既要探索扩大国际市场,又要探索非资本主义的市场与非资本性的合作。发展社会主义既要重视统一组织性实践,又要积极探索发展非统一性的自组织性实践,既要重视可控性管理,更要积极探索非可控性管理,从而极大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社会组织的创造性,不断提高社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水平。
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规律和探索规律决定了学习特点。社会主义过渡规律具有不确定性特点,使得学习成为必不可缺的历史任务,学习成为全体人民的生活组成部分(仅仅强调教育和学习是一种人的权利,局限于资本主义范畴)。社会主义的学习首先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意识,不断提升生活情趣,不断增加人生价值。社会主义学习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逐渐地、越来越多的使之从谋生手段转为提升生活质量和人生价值。由于社会主义的学习方向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学习方向不同,学习的内容也不会相同。社会主义学习内容应该是全人类的优秀文化,不仅学习本国文化,更要学习世界各国文化。学习各个历史时期的知识,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先进文化和知识。学习各种实践经验,学习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而且学习统治者的实践经验等等。学习成功的实践经验和失败的实践经验。社会主义的学习方式应该更多样化。由于社会主义学习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提升人的文明意识和生活质量,所以学习要社会化和多样化。毛泽东曾经提出学工、学农、学军等等,就含有学习多样化和学习实践经验的思想。
社会主义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她具有新生性和发展性和人民性。与之相比资本主义是腐朽的、垂死的、走向灭亡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不可能战胜的。
社会主义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由共产党领导,必须由以共产主义为旗帜的政党领导,必须由以共产主义为旗帜的单一的政党来领导。
成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