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私人银行


  什么是私人银行?这个问题其实在各类媒体或者各种论坛上不断地被提及。2007年之前,国内媒体开始关注私人银行时,很多人都以为私人银行就是“私人开的银行”。即便是现在,市场启蒙教育阶段依然没有结束。

  “私人银行”当然不是指私人开的银行。简单地翻译英文“Private Bank”或者“Private Banking”都容易认人理解成“私人控股的银行”,而非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这与中国这么多年来把公存制和私有制长期严格区分有很大关系,就像私募基金刚进入中国时,人们曾把与“公募基金”相对应的“私募基金”的概念与“Private Equity”相混淆一样。

  其实,私人银行从来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通俗地讲,它是一种“从摇篮到坟墓”的金融服务。它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投资理财产品,对客户投资企业进行全方位投融资规划,对富人及家人、孩子提供教育规划、移民计划、合理避税、信托计划。私人银行的服务渗透到客户生活的每一阶段、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是专门针对富人的一种私密性极强的服务。

  私人银行应具有如下内涵:财产保护、财富积累与财产传承。

  作为银行的客户分层服务体系之一,私人银行服务体系有别于现在的零售银行,也有别于商业银行的基础服务。私人银行与零售银行服务的侧重点不一样。零售银行(Retail Banking)是商业银行中面向个人的基础金融服务。在英文中,Personal Banking,RetailBanking,Consumer Banking等都是零售银行的概念;在中文里,有些银行称之为零售银行,有些则称之为个人银行。比较一下“Personal”和“Private”,也可以从中体会其区别。“Personal”意指“个人的、本人的”,“Private”则指“私人的,私有的”,相比“Personal”更明确地含有“隐私、不愿公之于众、私密”的意思。由此可见,“私人”更强调隐私或私密的意义。

  私人银行是针对高端富裕人士的财务管理服务,大都围绕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开展,从重视个人隐私以及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满足大多数客户对私密性的较高需求。进一步地,当在金融机构的服务中用到“Private”一词时,其在私密性的基础上又增添了高端、尊贵之意,能够体现出对特定服务对象——高端富裕人士的理解和尊重。零售银行主要是提供面向个人的基础性金融服务。而根据国际惯例,私人银行只服务于可投资资产在100万美元以上的高端客户。

  想把握私人银行的内涵,就势必要关注几种相接近的金融服务。很多人经常把私人银行与个人理财、财富管理的概念相混淆,其实这些名词之间还是有较大区别的。

  个人理财是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个人(家庭)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现状数据,根据个人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心理偏好等情况,制订储蓄、投资计划,设计家庭整体的财务方案并予以实施的过程。也就是说,理财是合理利用家庭财务资源,科学分配家庭资产,使个人以及家庭的财务状况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生活品质。个人理财的核心在于根据个人不同人生阶段的财务状况和财务需求,合理分配资产和收入,实现个人财务资源的有效管理和控制。私人银行不等于个人理财,两者的区别有如下几个方面:

  1、服务的对象不同。个人理财客户的起点基本没有太高的限制,最低的可以5万元以上的客户为起点,当然也含有50万以上的贵宾客户;私人银行服务的对象都是在可投资资产达到一定金额的高资产净值人士,一般国际惯例的起点要求为100万美元,目前国内私人银行起点大多在800万元人民币。

  2、服务的理念不同。个人理财主要目的是通过丰富的理财产品,满足客户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而私人银行则是根据客户个人及其事业发展的需求,为其量身定做财富管理、综合授信等方面的产品和服务,以实现资产组合的合理配置,从而达到财富保值增值的目的。

  3、服务团队的素质要求不同。私人银行客户大都是35岁以上的成功人士,他们要求的不是“花瓶”,也不是“高尔夫陪练”,他们需要的是真正有益于财富规划和事业发展的优秀金融专家。私人银行服务对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的素质要求更高,通常要求其具有10年以上的银行从业经验和某专业领域的特长,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有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容易获得客户的信任,能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服务的内容不同。个人理财的服务主要集中于商业银行的传统产品领域,如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等,而私人银行要涉及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税收、会计、法律和投资管理等诸多领域。

  5、服务的风险不同。私人银行业务大都属于中间业务和投资业务,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因此私人银行服务必须更加高度关注风险管理。

  6、服务的场所不同。个人理财业务一般都在银行网点,服务场所有着华丽的装修。私人银行服务主要以私人银行顾问登门拜访客户为主,或者有位于高级商务区中顶级写字楼的私人银行服务场所,隐秘性要求更高。

  7、服务的范围不同。私人银行服务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客户本身,也将延伸到客户的家庭;私人银行也不仅仅局限于零售银行业务,还将延伸到客户所拥有企业的公司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

  8、服务的收益不同。在国外,有的私人银行商业模式是以收取资产管理费和投资产品中间业务收入为主,较个人理财有更高的收益率。

  另一个现在也比较流行的词语叫财富管理。财富管理一词译自英文词组“Wealth Management”,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财富管理范围包括现金储蓄及管理、债务管理、个人风险管理、保险计划、投资组合管理、退休计划及遗产安排,其主要功能是帮助客户制定及达成财务目标。这些目标可以是债务重整、子女教育经费,也可以是购买汽车或房屋,或者是退休以后的生活保障。通过财富管理,不仅可以增加客户的投资收入,而且可以累积更多的财富,提供更大保障,从而提高客户的生活水平,改善客户的生活质量。

  广义上,财富管理具有个人理财的基础内涵。而在实际中,个人理财通常是指针对普通公众的理财规划行为,而财富管理则是主要针对较高端富裕人士的财富管理服务,服务对象的不同是两者的首要区别。在此基础上,由于服务对象与资产规模的差异,高端富裕人士形成了与普通公众大不相同的需求。个人理财中有强烈的“打理”财产的概念,而财富管理将其上升到了一个“主动管理”、“持续性管理”的概念,如果我们用心体会这两个词,会发现它们是有很大的内涵差别。

  财富管理是为高净值人士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以求达到保存、创造财富等目的。这一业务在欧美地区已盛行多年,近年来亚洲地区由于经济蓬勃发展而兴盛起来了。财富管理业务的流程是要充分了解客户,在此基础进行资产配置,筛选合适的金融产品,跟踪资产配置方案并要有所调整,实现客户财富保值增值的目的。

  个人理财、财富管理及私人银行是逐级递进的关系。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个人理财是大众化、广泛的金融服务;财富管理则是主要针对较高端富裕人士的财富管理服务;私人银行是指为高端富裕客户量身定制的投资规划和财务规划服务。更多的银行愿意称自己的这一更高端客户的服务体系为私人银行,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更倾向于把服务于更高端客户的这一服务体系称为私人财富管理,这也反映出私人银行的核心业务就是私人财富管理。

  私人银行包含了对较高端客户提供的信托工具、资产传承工具、遗产管理工具、对冲衍生工具等等,私人银行对客户的要求更高。在国外,这些客户被称为“成熟投资者”,这些高端客户对投资有一定的研究和经验,因此他们对一些风险较高的投资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而私人银行从业者更多的是为这些高端客户提供咨询,连他们所接受的培训都被叫做“顾问式咨询服务技巧”。私人银行是对从业人员要求很高,同时也是待遇最高的业务线之一。私人银行的客户经理要精通个人财富管理和企业财务管理,熟悉国际金融市场及衍生金融产品,了解资本市场运作的一般规则,精通保险知识,熟悉主要国家的税收政策和移民政策,熟悉信托计划的规则和运作等。所以,几乎所有私人银行的中坚力量都是在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公司银行和零售银行工作10年以上的资深从业人员,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亲历一个经济或金融周期的实战经验,这样才能与客户在同一层面对话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