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派往灾区救援的车队,是添堵,还是被堵?


三一派往灾区救援的车队,是添堵,还是被堵?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13年4月23日

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4月20日晚,持续质疑涉及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公司“总经理”刘佑锟等人的三一“行贿门”的真相不公开的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在《一篇三一赴四川震区救援的报道,错字太多》一文里写道: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59/57/39/4_1.html
4月20日,在收看央视有关四川芦山地震的直播新闻的时候,看到一位军人高亢的表态后,我说:糟糕了,去震区的道路,可能会因为很多单位的积极表现,而发生拥堵现象的。
各团体、各单位,以及个人积极到四川芦山地震灾区去救灾,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千万别盲急,盲急,容易出错。

4月22日,2012年9月28日揭批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2012年9月26日散布了一条网络谣言的刘先明,在《三一救援灾区的一篇报道,错字成灾》一文里又写道: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59/61/98/9_1.html
地震发生后,新浪、网易、搜狐、腾讯网、大公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转发了《三一集团两支救援队火速奔赴四川地震灾区》的报道,
新浪、网易、搜狐、腾讯网、大公网、凤凰网转发的这同一报道中,出现了七处错,具体是:
1、“组建”少了“建”;2、“派出”误为“排斥”;3、“上午”误为“上市”;4、“支”误为“只”;5、“方”误为“法”;6、“震”误为“镇”;7、“程吉军”重复。
一篇报道七处错,差错率达2%,多家网站转发,可以说是“错字成灾”了,这估计是创下了我国一篇报道的差错率之新高。

4月21日的《新闻联播》报道:国务院办公厅今天发出通知,要求及时、迅速、科学、有序做好支援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抗震抢险救灾工作。
4月22日,中国青年报《救援人海战术不灵了》一文里写道:
http://zqb.cyol.com/html/2013-04/22/nw.D110000zgqnb_20130422_3-03.htm
从雅安到芦山的道路在中午时发生了严重拥堵,车队排到了7公里外,以至于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不得不选择徒步走完约60公里的路程。由于拥堵,涌往芦山的社会车辆已经被禁止通行,
鞠玉鹏是三一重工公司的一名代理商,他清楚地记得总公司的指示是全力救灾,“体现三一精神”。他告诉记者,包括起重机、挖掘机在内,公司前后派出了大约40多辆工程机械车辆,其中的大部分已经堵在路上超过12个小时,“确实信息不对称,也不知道这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到了以后才发现,灾情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其他车辆进不来,往回走也走不了。”

由国务院办公厅4月21日发出的紧急通知以及《中国青年报》的上述报道可知,拥堵现象发生了,堵车成灾了,本人4月20日有关拥堵的担忧,成为了现实。

耐人寻味的是,芦山震灾之后,出现的上述错字成灾、堵车成灾,怎么都与三一有关呢?
错字之灾,值得首发和转发《三一集团两支救援队火速奔赴四川地震灾区》的媒体去反思,也值得三一去反思。
堵车成灾,值得国务院和四川省、雅安市的有关部门去反思,也值得像三一这样热心派发队伍和工程机械的单位,以及自带车前往灾区的志愿者们去反思。像三一这样自发派往灾区的救援车队,是添堵、还是被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