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医务人员被打,医患关系需要正能量


          3月26日,海西州人民医院一男子发酒疯 五名医护人员被打,这一事件报道刊发后引起了德令哈市民的普遍关注。不少市民为医护人员愤愤不平。一位德令哈市民看完报道后说,医护人员被打后,医院及时对这名男子的家属进行了接收治疗,这体现了医院救死扶伤的高尚精神。那么,被殴打的医护人员,该由谁来保护,怎样改善医患关系?应该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

  被打的五名医护人员说,医护人员平时最怕的不是身体累,而是心理上的累,每次值班他们都非常小心,怕被病人责怪。据了解,由于工作劳累和心理上的长期紧张,不少护士患有焦虑、心慌、抑郁和烦躁等心理病症,有的患上了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经过这件事,不少医护人员说,他们不敢上夜班了,感觉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

    

       医护人员当下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近年来,医患关系非常紧张,而与患者直接接触的护士,无疑成了医患关系紧张的最大受害者。输入“医患关系+护士”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结果约2820000个;再看这方面的新闻,内容触目惊心:醉汉带幼子看病插队被劝阻,拳打怀孕女护士;合肥男子医院砍死1名护士长;深圳男子持刀砍伤护士……医护人员如此严峻的生存环境,与国外某些国家护士“深受尊重”形成巨大反差。由于医患关系不融洽及其他方面原因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不少家长更是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去报考医护专业。

       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医护人员短缺的问题已经显现并且将越发严重,如果我们的医护人员都挣“洋钱”去了,谁来护理我们的老人?留住我们的护士,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如何留住医护人员,除了提高他们的待遇,包括经济待遇、政治待遇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改善医患关系,改变她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医护人员是医院的根基,根基不稳,医院可能垮塌。我们该如何去改善这种情况呢?

     

       医院是医护人员的坚强后盾,我们应帮着医护人员增强抗压能力,通过专业的训练,真正的改变他们心态上的认知,减少心理上的压力,使其真正拥有正能量。通过学习如何做好医患之间的沟通,把可能出现的冲突降低到最低。另外,不定期的举办专业的医护人员训练,既可以作为医护人员平时生活中的调节剂,又可以在放松的状态下使其专业能力及整体素养得到提升,何乐而不为呢?相信不断的完善后,白衣天使将一直是人们所憧憬和羡慕的岗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