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谈经济是否开始复苏,首先得看看本轮危机的根源是否得到了解决,本质的问题开始得到解决,那么真正的复苏才有可能;如果本质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那么形势暂时的好转也是正常的现象。那我现在看看,本轮危机的根源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又或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了呢?
由于很多读者并没有系统的看过我这个不入流的观点,我再简单的重复一遍我从07年以来一直在强调的本轮危机本质的基本观点:本轮危机是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贫富分化加剧,导致购买力不足所引发的危机。全球的普遍性是商品中资本价格、资源价格比例过高,劳动力和经营收益过低,税收无法有效完成二次分配功能,所导致的商品流通无法持续所引发的经济危机;中国的特殊性是商品中资本价格、资源价格比例过高,税收二次分配功能颠倒所引发的经济危机。二者略有区别,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果相同,就是购买力不足所导致的经济危机。
现在我们对照前一段危机爆发的原因来看看2012年,导致国内危机的一系列问题是否开始得到解决:目前资本的价格是否下降了呢?我们看到2012年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而房租、商铺的租金却开始了开始飞速的上涨。市场利率居高不下,银行利润虽然增速减缓但仍然是暴利行业。由此可见商品中资本的价格所占比例并没有得到实质性下降;资源的价格我们看看期货市场的大宗商品价格,看看电价、水价、油价,也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仍然是居高不下;那么我们的税收是否实现了二次分配社会财富的功能呢?必须承认新农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村人口就医的压力,这个举措的确在化解社会财富分配不公上的确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投入的资金和产生的作用对老百姓收入水平的影响仍只是杯水车薪。而养老金缺口的问题财政一毛不拔,在社会上引起的不安,远远抵消了新农合所带来的正能量;国家的收入分配改革根本就没有打算从税收中拿出财富来分配给民众,而是迫使企业将其利润更多的分配给劳动者,也就是说劳动力价格和实体企业经营收益过低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丝毫改善,用企业利润补贴劳动力价格,只是拆东墙补西墙罢了,搞死了企业难道就能让劳动力的价格在商品中的比例得到提升吗?这岂不是一件很滑稽的闹剧?
劳动者收入占商品价格的比例是否合理,决定了消费能否持续进行;而实体企业的利润决定了社会投资能否持续;目前这两块都难以持续,唯一能够苟延残喘的自然只剩下了政府投资在继续独力支撑经济的增长,恰恰是这个政府投资,却在继续制造贫富分化和积蓄债务风险。现在,问题很清楚了,导致危机的根源丝毫没有得到改善,那么危机会凭空消失吗?不要什么高深的道理,请大家用脚丫子想想就该明白了。算了,我还是把话说明白些吧,很多人的脑子真的还不如脚指头:我的意思是,只要理论上国内的这场危机的根源并没有得到解决,那么这场危机就一定不会消失,无论发生什么现象,不管经济数据有多好,市场有多红火,我们都不要去考虑复苏,不要畏惧,不要被现实蒙住了眼睛,要坚信逻辑的正确性,在经济每次出现好转的时候都要勇于做空。
危机的根源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
评论
1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