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波眼儿非一媚
——词牌《眼儿媚》欣赏
陈敏昭
很多人将词牌《眼儿媚》与《秋波媚》混为一谈。其实,《眼儿媚》虽然也是48字,但是双调,前片三平韵,后二平韵,第三、四句为四字对句:
平仄平平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据说词牌《眼儿媚》与南宋画家、文学家张孝祥有关,因其词“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句而得名;不过,也有人说这几句词出自贺铸的《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也有人说《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乃无名氏之作。谁是谁非?在下查找《全宋词》中贺铸没有是作。
如北宋王雱(pang,王安石之子,也就是讲“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者,1044-1076)的《眼儿媚·柳》:“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前片用丝丝杨柳、未经雨的海棠和开得象白雪一般的梨花来表现仲春的景色,隐寓感慨,叹春天只剩下一半,由此而勾起回忆。后片写当年秦楼之欢虽已过去,却放不下来。自己的相思都集中在那位少女身上。这首小令写得清新明快,干净利落。
南宋范成大(1126-1193)《眼儿媚·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避还休。”
这首词先写雨后初晴,人在暖日中欲睡,天暖人困,花香醉人。“春慵”如“春水”,比喻奇巧。后四句将困春的神态均刻画得十分形象。
2013年5月14日星期二,上阳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