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老年人的适度锻炼


  


适度是取得运转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和运转都有质量和数量的限制,形成一定的质和量的统一,也就在这样的质和量的统一中才保证了一定的事物或运转的成立。认识事物或运转的度即认识事物或运转的量,唯有正确认识了事物或运转的度,才能正确认识事物或运转的质。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变,所以当事物或运转的度超过一定的量或是不及一定的量的时候,该事物或运转都不可能成立。要保持某一事物或运转就必须保证一定的量,过之会变,不及也会变。过之就不是该事物或该运转,不及也不可能是该事物或该运转。

体育体能锻炼是一种人体运转,它能够有效提高人们的体质。对于退休老人,也要十分注意参加体育体能锻炼,当然也要十分注意锻炼的适度。首先要选择好锻炼的项目,为了选好项目,有必要先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身体检查,以此为依据再来选择锻炼项目。如果原来体况比较好,也可自己进行一些简单的检测:连续下蹲10-20次,或原地跑步15秒,看是否有心悸、气促、胸闷不适等症状,如果没有即可选择项目投入锻炼。锻炼项目以各部分肌肉都能得到较好锻炼的运动项目为宜,如慢跑、快走、游泳、太极拳等,而不应该选择运动强度过大、速度过快、竞争激烈的运动项目。也可以利用运动器材进行锻炼。锻炼的量以通过锻炼达到身体发热、微微出汗为佳,运动后能够感到身体轻松、心情舒畅、食欲良佳、睡眠正常,就可以保持这样的锻炼。

对于锻炼的度要有这样的认识:次度,日度,月度,年度。上面提到的锻炼量以通过锻炼达到身体发热、微微出汗为佳,这是次度的反映;而日度就是参加体育体能锻炼的每日次数,以此类推,月度就是每月参加锻炼的次数,年度就是每年参加锻炼的次数。一般地说,锻炼效果是和锻炼量有密切的关联,特别是和年度或月度有关联。因此锻炼的持之以恒是取得锻炼良佳效果的充分条件。

如果运动后出现头痛、胸闷、心跳不适、食欲不振、睡眠不佳及明显的疲劳、厌练现象,那就说明这样的运动项目或运动量对本身不适,应及时调整或暂时停止。老年人锻炼时可以利用运动后即刻脉搏和恢复时间来控制运动量。一般都用170减去年龄数,这一公式为运动后的即刻脉搏标准, 一般不宜超过110/分。体质较好的老年人也可采用220减去年龄数为可以接受的即刻脉搏标准。运动后5分钟至10分钟之内恢复到运动前的脉搏水平为宜。

人体体力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受机体“生物钟” 的控制,一般在傍晚达到高峰。人体新陈代谢率在16001700达到高峰,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也会达到最佳状态;心脏跳动和血压的调节在17001800之间最平衡,而身体嗅觉、触觉、视觉等在17001900之间最敏感。因此,综合来看傍晚锻炼效果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