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投资模式概论
一、基本概念
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的专家。中小企业在上市公开募集资金之前可以先通过私募引入投资银行的投资,使其成为企业的战略投资者。这一方面能吸引新的股东注资入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另一方面,投资银行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辅导企业良性成长。
二、主要特点
企业得到知名投资银行的投资,能够增加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投资银行作为企业的战略投资者,一般不寻求介入公司的具体经营和管理,无意控股。投资银行可以在企业创立可以在企业创立时介入,这就与风险投资者所扮演的角色类似;但更多时候是在企业重组或扩张之前介入。投资银行往往通过对中小企业管理者的游说获得介入机会,也有可能在中小企业申请投资后跟进。
在企业发展初期(种子期和启动期),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信差,很难从传统渠道获得必要的创业资金。这时,投资银行既是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也是企业的融资顾问,协助企业处理与风险投资相关的业务。在企业成熟阶段,风险投资逐步退出时,投资银行主要提供上市推荐、证券承销和企业购并方面的服务。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后,投资银行还肩负着稳定股票价格的任务。要防止发行后股票价格的下跌,影响公司的声誉,使投资者对公司失去兴趣。
三、实务运作
中小企业引入投资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之前,首先度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项目本身是否具有发展潜力?经营管理是否存在缺陷?有无资金浪费的现象?销售渠道是否通畅?等等。如果在企业没有发展潜力、自身不能合理有效利用资金的情况下盲目融资,既会造成资金浪费,也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是一个“双输”的局面。除了企业自身,还应考虑所在行业的情况。就算企业获利前景良好,但如果该行业的进入门槛太低,竞争很快会升级,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
作为战略投资者的投资银行要实力强大,且能和企业优势互补。投资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和其他投资者的明显区别是,它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配套资源,如资本运营、兼并重组、拓展营销渠道等。所以,企业往往先让投资银行作它的财务顾问,在合作中更好地了解该投资银行的实力以及与公司合作的可能性。一个投资银行不大可能对所有的行业都熟悉,特别是对国内刚起步、规模小的投资银行业来说更是如此。如果一个不熟悉本行业的投资银行反而可能导致企业运行困难。因此,最好选择曾经有过行业投资背景的投资银行。另外,如果投资银行接手了太多的项目,势必要影响它的服务质量。这一点也是企业在选择投资银行的时候要考虑的。
具体操作方面,引入投资银行和引入风险投资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首先是寻找合作伙伴。可以通过查询资料、第三者推荐等途径了解各个投资银行的具体情况。将选择范围缩小到3~5家之后,就与他们接触,面谈,并最终做出选择。之后,企业要准备商业计划书等资料与投资银行展开谈判,就入股事宜、交易金额等条款进行磋商,并最终签订合作协议。